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学十讲:艺术的主体性与社会发展

艺术学十讲:艺术的主体性与社会发展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格尔认为,艺术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形式。假如在人的艺术行为中没有充分体现出人的主体性,不能让人产生自我确证感,那么,这样的行为表现充其量也只是在炫耀技巧,这在黑格尔看来,并不具有真正的艺术品质。马克思的思想立场与黑格尔是对立的,但是,他们对艺术的主体性特征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关于艺术的社会主体性特征,我国的艺术家很早就有了认识,并且在创作上积极地加以贯彻,从而推动了中国传统艺术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艺术学十讲:艺术的主体性与社会发展

主体是一个与客体相对的哲学概念,它的出现要追溯到古希腊。主体指的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的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古希腊社会在步入文明阶段之后,就逐渐树立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哲学。在他们的文化体系中,主体性是人性的核心内容。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看,“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根本属性,它包括的内容是主体自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其中,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自觉选择和创造;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自为性侧重于主体目的,表现为主体活动的内在尺度和根据。只有三者的结合和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主体和主体性”[5]。我们说艺术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

黑格尔认为,艺术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形式。这个思想认识充分体现了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对艺术活动富于主体性的深刻洞察。

从表面上看,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是缺乏目的性的,意义也常常是含混不清的。但是,就艺术家一生的创作活动而言,他们孜孜以求的,并不是技艺上的精益求精,而是对自己心中美的理想世界的追求和表达。由于在这项活动中,他们应用的是形象化的语言,所以,在表达上就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再到自由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人的社会主体性自始至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让理念在感性化的媒介形式中展现出光芒,让心灵的力量冲出现实的樊篱,自由地飞翔。

正因为如此,诚实的艺术家在完成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后,欣喜之余,往往又很快地陷入烦恼,甚至是痛苦之中。追求完美是艺术家的通病,而完美之物却又只能是活在艺术家的心中。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最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永远都只能是下一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大师拉斐尔在画《伽拉忒亚》时曾经给好友写过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这样说道:“为了画出一个美人,我必须看几个美人,然而,无奈美人寥寥。因此,我就会运用脑中所想到的理想形象。”[6]艺术家通过把美的理念注入物质性的媒介材料中,使它们失去了原有的面目和意义,融入艺术性的表达之中,获得了审美价值,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创造和欣赏活动中实现人的自我确证。假如在人的艺术行为中没有充分体现出人的主体性,不能让人产生自我确证感,那么,这样的行为表现充其量也只是在炫耀技巧,这在黑格尔看来,并不具有真正的艺术品质

马克思的思想立场与黑格尔是对立的,但是,他们对艺术的主体性特征的认识,却是一致的。

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7]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物,它的主体性品格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

建筑师眼里,蜂巢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建筑”,但是,蜜蜂在盖完它们的“房子”之后,成千上万年里都保持着一致的样式,估计今后也难以有什么大的改变。而人类虽然最初造不出如此精美的东西,但是,人类却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在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设计和建造出越来越符合大家期望的建筑。

人的生活是富于创造性的。而创造性,正是人之主体性表现的一大关键性内容。艺术是人的文化生活,由于它是按照美的尺度来开展活动的,想象是其内在的推动力,因此,它在其他各种人的文化生活形式当中,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了创造性的色彩,从而高度象征了人的社会主体性。(www.xing528.com)

关于艺术的社会主体性特征,我国的艺术家很早就有了认识,并且在创作上积极地加以贯彻,从而推动了中国传统艺术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创作原则。他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8]意思是,画的好坏,不在于外在形体的装饰,而在于能否通过眼睛来传神。顾恺之讲的这段话,虽然是针对人物画的创作而言,但是旨趣却非常深远,他实际上是在讲艺术要传神,要表现出艺术家内在感觉的道理,即“悟对通神”、“迁想妙得”。

南朝刘宋时的画家宗炳在总结自己画山水画的经验时,认为“畅神”才是山水画创作的真正目的所在。他说:“神之所畅,孰有先焉?”[9]意思就是,山水画创作是最能够让人感觉到精神舒畅的艺术表现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艺术理论到了宋代不仅得到了广泛的肯定,而且有所发展。像文人画思想观念的倡导者大文豪苏轼就在一首题画诗中讲:“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10]在他看来,艺术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去状物描形,极尽模仿之能事,而是在于表达自然而清新的意境。这样的追求让人不禁联想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所讲过的一句话:“如果艺术家只是临摹自然,natura naturata[11],这是多么无谓的努力!”[12]由于我们中国人崇尚写意文化的精神,中国传统艺术历来不搞这类无聊的竞赛。在我们的传统艺术创作活动中,大家也重视写形,“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13],但写形的目的却是传神,“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14]。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创作中要求画家去追求不似之似的效果。清代大画家石涛说:“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15]这诗句中的意思,归结起来就是说:画家要想表现出自然的真容,就不能简单地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而是要用心感悟,通过营造不似之似的形式表现效果来展现一个比现实物象更加真实的世界。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不正是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讲的艺术理想吗?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正是艺术主体性特征的体现吗?

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这种活动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能动性。在人们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实践活动时,人的能动性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而在强调个性和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活动中,它的色彩也就越发浓烈。现代艺术家毕加索说:“我不寻找,我见到。”[16]“寻找”因为预设了一个结果而显得被动,而“见到”则显示了一个主动性的过程,它与发现和探索结合在一起,让艺术创作不仅成为一个模仿现实事物的行为,还是一个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行为,在毕加索看来,后者应该是开展艺术创作活动的首要任务。这种新观念显示出了西方现代艺术家对艺术主体性特征的热切关注和大力弘扬。

艺术作品的丰富多样性也充分说明了艺术主体性特征的存在。不论艺术创作活动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关系有多么的密切,归根结底,它是源于个人生活体验与感受,经由个人方式的传达,表现出来的富于个性特征的形式。即便是两个艺术家同时画同一个对象,比如,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和莫奈就曾经面对同一处风景写生,结果却画出了不同情调的作品。艺术不是自然的传声筒,也不是机械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而是心之桥、灵之舞,它传达的是人的情感,展现的是人心中的理想。

最后,我们在人们的艺术欣赏活动中也可以看到艺术文化的主体性特征。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并不是在接受一种理论、认识一个事实,而是在用心与艺术家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一方面大家难以用常规的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对于各自所感受到的内容,大家也无法在表达中实现绝对的统一。审美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在感知、理解、联想、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活动,因此,心理结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也不可能是一致的。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艺术家希望找到知音,而观众则希望发现符合自己审美期待的对象,艺术家与观众、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让艺术审美活动富于多样性和创造性。

面对同样一部作品,有些人可能感动得流下热泪;有些人可能无动于衷;有些人看到了连艺术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内容,从而丰富了艺术内涵;有些人却只是把目光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享受着感官刺激的快乐。但不管怎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每个人都是能动的、自在的,也是自为的。人们在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让自己投入一场审美再创造的活动当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