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德的形式观与贝尔的形式主义:艺术问题的不同认识

康德的形式观与贝尔的形式主义:艺术问题的不同认识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康德对真、善、美的划分以及对审美问题的认识,走的是形而上学的路线。所以,对于康德的形式观,我们只能以认识论的方式来加以理解,而不能够在现实中机械地寻找相对应的形式。其次,弗莱和贝尔虽然在看待艺术问题上有着同样的观点,但是在是否需要为艺术下定义的问题上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于是,贝尔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样一个富于形式主义色彩的美学思想。

康德的形式观与贝尔的形式主义:艺术问题的不同认识

首先,康德对真、善、美的划分以及对审美问题的认识,走的是形而上学路线。这种西方经典的哲学认识方式,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看清事物的真相,却往往不一定符合事物的实际表现形式。就连康德本人也承认,在现实世界中,美大都以依存美的方式呈现自己,而不是那种纯粹美的形式。所以,对于康德的形式观,我们只能以认识论的方式来加以理解,而不能够在现实中机械地寻找相对应的形式。

其次,弗莱和贝尔虽然在看待艺术问题上有着同样的观点,但是在是否需要为艺术下定义的问题上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在弗莱看来,给艺术下定义就等于是判了艺术的死刑,艺术理论家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观赏艺术的眼光,但是,却不应该为艺术定一个死的原则。但是,他的这一看法却无法得到哲学家出身的贝尔的认同。站在一个哲学家的立场上看问题,假如我们要想解释一个对象,就必须先划定一个范畴,再为对象定性,否则,就不能算是在研究说明问题。于是,贝尔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样一个富于形式主义色彩的美学思想。这个定义虽然得到很多现代艺术家的支持,但是从理论叙述本身来看,它却带有些循环论证的瑕疵。艺术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形式与内容不可分,说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就弄不清楚这个形式到底是个啥样的形式。

最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观,把康德的美学思想具体化为一种左右艺术实践的批评原则,认为视觉艺术要想富于审美的品格,必须彻底地走向平面化,如果说康德把色彩排除在艺术形式之外,显示出他作为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家在讨论问题时先入为主的毛病,弗莱和贝尔认为再现事物是艺术家追求艺术理想道路上的死敌,把现代艺术创作引向了世俗审美趣味的精英化路线,那么,格林伯格的艺术主张则彻底地为艺术创作规定了一个框框,它在为抽象艺术的发展提供具体标准的同时,也让现代主义的艺术发展失去了开放性特征。(www.xing528.com)

有人针对形式主义的美学观开了这样一个玩笑:假如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那么,我在饭馆里拿起菜单大声地朗读,就形式而言,这是否意味着它会是一首诗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