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德审美对象形式:从《艺术学十讲》中盘点

康德审美对象形式:从《艺术学十讲》中盘点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康德看来,只有针对对象形式本身的观照,才是审美的。而只有成为审美对象的事物才是真实而纯粹的美的事物。康德的审美形式观是在这样一种思辨中完成的。最后,康德说到了审美判断问题。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从认识论角度讲的“遗憾”,才有了美学或审美对象形式独立的存在价值。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发现,我们只能靠审美知觉力,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判断力或鉴赏力。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康德审美对象形式:从《艺术学十讲》中盘点

康德看来,只有针对对象形式本身的观照,才是审美的。而只有成为审美对象的事物才是真实而纯粹的美的事物。它既不是感性认识的产物,也不是理性认识的产物,而是介于二者之间,是感情和理性共同作用下的审美知觉的产物。康德的这种形式观,在基本的思想立场上与柏拉图是一致的,但是,就实际叙述的内容而言,却比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要深入、细致且合理得多。

康德的审美形式观是在这样一种思辨中完成的。

首先,他假定人们的审美判断是客观的,大家对美丑都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么,开展这种判断就只能依赖人的理性能力,而不能依赖人的感性能力。可是,按照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的观点,人们对美的判断是基于人的美感,而美感的形成缘于人的趣味。在英国美学家休谟看来,在纯粹的感觉领域中,趣味是无可争辩的。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花心思去证明哪一种爱好是正确的,哪一种爱好是错误的,显然是徒劳无益的。而我们想在关于美感的各种心理描述中找到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结论,也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喜欢看悲剧,有些人喜欢看喜剧,在“喜欢”或个人趣味这个问题上,我们又如何能够强行肯定一种爱好,而坚决否定另一种爱好呢?除非我们是站在感情之外的领域去找依据,比如说,从道德科学的立场上去评判对象的是非对错。

康德认同这一说法,他认为,我们若是依赖纯粹的感性力量来认识事物,充其量只能得到一种“印象”,即体现出个人的主观有效性的判断,而不可能涉及事物的“形式”,即体现出它自身的客观普遍性的内容。

随后,康德还认同另外一个假定,即人们可以通过推理的形式来形成一致的看法。假如张三说自己比李四矮,又知道王二麻子比李四高,可就是不承认自己比王二麻子矮,对于这样一种判断,我们就不会加以肯定,认为这是张三的个人爱好或感觉,他人不必较真,而是会认为,张三的说法是错误的,他是在胡搅蛮缠,蛮不讲理。很显然,在这类表达形式中,陈述是否正确,是不能打马虎眼的,它有一定的形式逻辑规范和要求。正因为如此,康德认定:只有通过理性的能力做出的判断才是客观真实的。

最后,康德说到了审美判断问题。审美判断既不同于经验性的美感,也不同于逻辑性的推断,而是化合了两种判断能力,让审美判断成为一种主观性的、把感性与理性融合于一体的知觉判断形式。

这就是说,当我们讲“这首曲子或这幅画真美”时,绝不仅仅是在说梦话,在表达一种纯粹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想表达一种关于美的“客观事实”的断定。这样的表达与“萝卜真好吃”或“白菜真好吃”显然是不一样的。至少我们在前一种表达中,当有了不同看法以后,大家会觉得有必要争论一下,希望能得出一个是非对错的结果。而对于后者,明白人是不太愿意花大力气去辩驳的。当人们有了这样的生活经验以后,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说审美判断活动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说它是感性的,是因为一般人只需凭借个人的感受和生活经验就可以开展审美判断活动,不用费神去思考是否客观和表达形式的合理性问题。而说它是理性的,是因为它又的确是一种判断,体现出我们人类对美的认知能力。(www.xing528.com)

更具体地讲,说人的审美判断活动中所包含有理性因素,即那种决定审美活动品质的客观标准因素,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假定。我们在审美体验中,只要稍加注意,都会感觉到审美对象形式里应该有一个关于美的实质性内容,不然,为什么大家在海边或山顶观看日出景象时,都会在一声不知是谁最先喊出的“美”的带动下,不约而同地欢呼雀跃,显露出快乐和激动的表情呢?

对于这个审美对象形式的客观标准问题,尽管我们有权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却永远也不可能得到一个让人人都满意的标准答案。也就是说,对于美本身,我们只能根据审美经验主观地假定它的存在,而不可能像科学家那样说出一个客观性的结论。应该说,这是美学研究中大家必须面对的遗憾。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从认识论角度讲的“遗憾”,才有了美学或审美对象形式独立的存在价值。

既然审美对象形式不是出自感官的发现,也不是出自逻辑的推论与科学的实证,那么,它就既不服务于感性认识的需要,也不服务于理性认识的需要,这样一种无目的的形式只能服务于自身,成为一种介于印象和概念之间的“无目的合目的形式”——审美对象形式。

对于这种形式,我们不能靠普通知觉来发现,普通知觉所完成的任务是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的归类,比如,我们在运用这种能力感知一朵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它是什么花,属于哪个科目。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发现,我们只能靠审美知觉力,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判断力或鉴赏力。当我们运用这种能力来感知一朵花的时候,我们并不关心它叫什么名字,属于哪种类型,有什么实际功用,而是只关注由线条、色彩、块面等形式因素构成的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关注其形式本身。很显然,运用审美知觉力来观看世界要比普通知觉看得更细腻,看得更丰富。[24]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看世界时,其形式将展示出一副新的“面孔”。我们无法通过记忆来辨认它,因此,每一次的审视,它总是留给我们一个新鲜的印象。我们也无法将之归类和分析,从而判断其优劣,所以,它总是保持着自由和活力。当我们用审美的态度来生活的时候,生活的形式将变得单纯而又美丽,而人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当中也会变得更像一个人。他们活在当下的情境中,把自己全部的精神都投入生活过程当中,生活也因此变得生机勃勃、有滋有味。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些,才造就了一批希望拥有艺术人生的形式主义者。在艺术批评领域,罗杰·弗莱和克莱夫·贝尔是两个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把康德的美学理论引入现实,在用这种眼光观察艺术世界时,发现并推出了后印象派,其代表人物塞尚成为“西方现代艺术之父”。在这个过程中,哲学家出身的克莱夫·贝尔撰写出一部美学专著《艺术》。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