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百代电影公司是法国人查尔·百代和他的哥哥爱米尔·百代在1896年创建的一家电影公司。百代电影公司的片头标识是一只昂首高唱的公鸡。在美国的好莱坞尚未兴起之前,百代电影公司迅速进入了成长期,很快就成为法国电影业的龙头,并走向了世界。到了1907年,这家电影公司的制片风格与拍摄理念在全球电影界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引领了当时电影的时尚潮流。
直至1920年之后,这个电影公司由于拍摄的影片大多数娱乐性不足,其影响力不可避免的迅速走向了黯淡。虽然如此,百代电影公司却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百代”二字,至今仍然出现在一些定期制作的新闻片中,例如“华纳百代新闻片”等。并且,“百代”也是百代电影公司麾下的企业所制造的一种摄影机的品牌名。
在弟弟查尔·百代和哥哥爱米尔·百代创立电影公司的最初阶段,他们曾经因为资金问题而濒临破产。后来,由于得到了企业家格里伏拉斯100万法郎的投资才大大的改善了公司的境况。由于公司还得到了银行和某些大企业的相继支持,所以在巡回演出的同时,百代电影公司自此也办起了企业。兄弟俩人设立了一个很大的工厂,专门经营电影的录音和翻版。还摄制了在露天舞台上演出的影片。百代的事业日趋兴旺,一个比最早的“摄影棚”——梅里爱摄影场规模更大的制片厂,就这样迅速地建立起来了。
百代电影公司终于迎来了他的全盛时期,百代兄弟也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从1900年收入了34.5万法郎开始,到1907年增加到不止2400万法郎。仅这一年,电影就给百代带来了至少十倍于1907年的资金利润。公司对下属的董事无偿分给的股票,由最初的200万法郎增加到了500万法郎。公司的生意也开始向五大洲发展了。经纪人波佩尔不辞劳苦的足迹走遍了全球,在伦敦、纽约、柏林、莫斯科、圣彼得堡、巴塞罗那、新加坡等地为百代开设了大批的分公司。查尔·百代骄傲地表示:“除了军火工业以外,我认为法国没有任何一种工业,能像我们的工业发展得这样快,能够给予股东以这样大的利润。”
百代公司的影片也和梅里爱公司发行的影片一样,每部片子只要能卖出20部拷贝,就可以把所有的摄制成本收回去。而百代摄制的影片,那个时候每部已经可以销售出去几百部,有的片子甚至还能销出几千部之多。他们每年在一月末以前所销售的片子获得的收入已足够赚回全年摄制影片的费用,剩下的其余的收入就都是纯利润。(www.xing528.com)
在美国,百代公司有价值200万法郎的不动产,纽约有它的洗印厂,之后又设立了一个制片厂。百代公司在这一年,如果按卖给美国的影片尺数来算,超过了美国所有制片商总数的两倍以上。到处都是百代影片的雄鸡商标,吸引观众不由自主的涌向电影院。
百代公司还有更为庞大的计划,查尔·百代想把主要的力量向纵深的方面扩展,他想要实现在电影思想上的主导地位。于是,他们很快成立了“作家及文学家电影协会”,这使百代公司得以将大多数的戏剧优先拍成电影。
尽管在法国还有其他电影公司,比如太阳公司、英狮公司、勒克斯公司等,但是百代公司对他们并不存在任何危机感。唯有“闪电”和高蒙是百代公司的两大劲敌,此外必须对付的就是那些在欧洲各国以及美国各地逐渐强大起来的竞争者。而英国电影却没有支持多久,这是因为英国的影片停滞在手工业阶段,当电影工业化以后,很快就趋于没落了。百代公司的分支机构遍及全球的各个国家,并且几乎完全压倒了这些国家的电影企业。或者说,百代公司在全盛时期统治的电影工业,恐怕比如今好莱坞的还要全面。只不过那时候,电影工业的规模比现在要小得多。
百代公司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吸血鬼》《月球之旅》《海洋》《微观世界》《高卢英雄大战恺撒王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