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类乐器,为双簧乐器。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传统民族乐器,自明代起就已广泛流传于民间。在巍山,唢呐演奏曾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尤其是彝族地区,但凡婚丧事、庙会、建新居等活动时必吹之,且多结合习俗应景演奏,颇具地方和民族特色。
唢呐在巍山彝语中名为“的挪”(音),汉语方言习惯称之为“鼓吹”(鼓起腮帮吹奏的形象表述)。唢呐何时传入巍山已无据可考,从一些颇有古风的曲调名(诸如“将军令”“梁祝”“贺上朝”等)可以推测,应是从中原地区流传进来,融合了地方元素的“杂合体”。茶马古道是唢呐文化的传播带。从唢呐艺人的分布情况看,县内犀牛渡、茶房寺、举雄、鼠街、二台新村、麻秸房等茶马古道必经之地的村寨都盛行吹唢呐,多有名师。再从唢呐调的社会功能看,喜调中的“大过山”“西大过街”等传统调子主要是用于避邪或是提醒闲人勿扰的,“将军令”则是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这些调子联系马帮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将军令”营造了“空城计”的效果以壮成威,都是为了防止马帮免受“外界”侵扰。
唢呐吹奏艺术沿着茶马古道传至巍山县牛街乡黑潓江(漾濞江下游)沿岸村庄的时候,通过部分艺人的吸收、整合、创新和推动,造就了独具巍山地方特色的唢呐文化体系。民国年间,唢呐曾在黑潓江流域盛极一时。境内至今还流传着传统的蒙化(巍山旧称)调和顺宁(凤庆)调,这得益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牛街乡以黑潓江为界,地处三地州(大理、临沧和保山)、三县(巍山、凤庆和昌宁)交界处,通过两岸艺人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在这一带形成一个局部“涡流”,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及内地广大农村传播。牛街乡境内爱民村委会利皮村的茶思贤(生于民国年间,现已过世),艺名阿五丙郎,是行内公认的大师级人物,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到州、省以及北京参与演奏,因即兴创作、演奏“全国人民大联欢”调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好评。(www.xing528.com)
在巍山唢呐演奏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演奏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分正副两班。正班携红旗、副班执蓝旗。乐队要配齐双螺号、双大筒、双长号、双唢呐(俗称“四大件”)等主要乐器,并以铙、钹、鼓、锣、笛子、二胡、闷笛配合唢呐演奏,演奏时讲究“鼓铙一音,钹锣一致”。如此庞大的队伍、如此复杂的乐器,演奏起来却有条不紊,不亚于一友训练有素的乐队。时人形容:“神手二指朝天阙,金瓜(比喻头颅)略俯高脚排。”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娱乐形式呈现多元化,唢呐受众群体萎缩,唢呐演奏也逐步衰落,当年的风光已成明日黄花,只留存于年长者的记忆中了。今天流传于巍山的唢呐一般有2人组成,最多4人,四大件中很少出现螺号,辅助性乐器鲜见笛子、二胡、闷笛等,多演奏应景的唢呐调。
今天流传下来的巍山唢呐调根据婚丧事分为喜调和忧调,各“四大柱”(即视为台柱的调子),其中喜事“四大柱”为压棚、扎棚、拆棚和闹棚;忧事四大柱包括出白、进白、器白和劝白。此外,根据类型分为花腔(小调)和板腔(大调);根据地域划分为蒙化调和顺宁调;以黑潓江为中心分为上江调、夹江调和下江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