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丕昌 △
1958年至1960年是“大跃进”的年代,由于“左”的错误路线的指导,全国上下刮起一股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一时盛行,“超英赶美”,钢铁翻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天等于二十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
浮夸和狂热给国民经济造成的破坏,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是极大的,我——一个当时从事我市粮食部门领导工作的人,是有着切肤之痛的。回顾这段历史,也许对后人了解这段历史,记取前人的教训是有益的。我翻阅了当年的工作笔记,谨作如下回忆。(www.xing528.com)
1958年1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共中央会议讨论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时,批判了“反冒进”。1958年3月,讨论第二个五年计划设想时,提出钢产量由现在年产400万吨,用15年时间赶上英国(那时英国年产钢2600万吨),还提出口号,“十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反保守,气可鼓而不可泄。”规定粮食产量,亩产从东北的松花江到南方的长江分界线定为400斤、500斤、800斤。可以一个省先进入共产主义,,看来用不了100年,50年就行了。甚至在郑州会议上已经设想,每人每天细粮一斤、肉半斤、鸡蛋二个、水果半斤、油一两、糖一两、衣服布每年10丈、工作每天六小时等。1958年4月,成都会议上提出:“多快好省”还是“少慢差费”,距成都会议一个月,即1958年5月,中央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又提出: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要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钢产量也不是15年赶英国了,改为7年赶英,15年超美,钢产量由1952年的135万吨,到1962年可产钢7000万吨,增长21倍。粮食总产由1957年的3088亿斤,到1962年可达7000亿斤,增长128%。随即河北省提出1958年可产粮1000亿斤(上年产202亿斤,调进15亿斤)。进而又提出要三年包天津,五年包北京,多大的气魄呀!河北省要人均占有粮食1000斤,一亩地产粮一万斤,相当于过去的45倍。三分之一的土地种粮,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树,三分之一的土地休闲。要达到这些目标当然就要实行组织军事化、劳动纪律化、生活集体化。农民集体到地里干活,一块吃大锅饭,田地里红旗招展,人欢马叫。河北省徐水县的社员们头戴一样的帽子,穿一样的衣裳。安国县的土地上插着“天下第一田”的标牌。徐水县办起了大食堂,吃大锅饭,让农民敞开肚皮吃,吃饭不要钱。徐水县、安国县如此,其他县也大同小异。农村如此,城市亦然。天津市粮食局军粮城机米厂,家属食堂600多人、儿童食堂160多人吃饭,大人每日三餐,儿童日每四餐。农村粮食没有了就喝稀粥,掺菜帮、菜叶,喝清汤。我市东郊区四合庄乡新立村,放出亩产稻谷12万多斤卫星。区委书记、区长等人1958年8月10日领着毛主席到地里参观的大幅彩色照片,登在《人民画报》上,其浮夸狂热虚假泛滥之程度,至今想起来仍令人不寒而栗!
粮食库存急剧下降。在大跃进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群众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灾难也一步步接近了亢奋的人们。粮食部门告急,天津市粮食库存急剧下降到只有7000万斤,分散在全市1000多个粮店,还包括面粉厂、机米厂的加工生产,及在途的周转。这哪还能叫库存呢?那时粮食局每天要把当天的粮食进、销、存三个数字,列表报中央粮食部、报市委领导,乃至后来的几年,中央为了京、津、沪三市的粮食,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日夜操劳。听说周总理看到三大城市的粮食最紧张,就电话指示铁道部紧急运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