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里,似乎应该介绍一下我的家庭生活。我的丈夫王学芝文化不高,曾在生产大队当过队长。自从我们结婚后,他一直以满腔的热情和纯朴的爱关心支持我这个“做官”的妻子。我一家原住在宝坻县司家庄。我工作忙,社会活动多,遇外出开会,学芝就用自行车送我。记得有一个冬天,学芝顶着六级刺骨寒风送我去70公里以外的地方开会。我们走一段,骑一段,遇上土坡就蹲在后面歇会儿,从早晨6点出来,一直到下午3点才赶到目的地。还有一次我去宝坻开会,路过一个水渠,学芝硬是把我背了过去。
我感到学芝为我付出的太多了,所以一有空暇,我便往家赶,料理家务,洗衣做饭。学芝对我支持太大了,可他并没沾我什么光。
刚到北辰区的时候,组织上给我定了个行政20级,每月70元工资,那时王学芝和小儿子还是农村户口,直到1987年王学芝和小儿子才办了“农转非”手续。王学芝也安排在北辰区园林队工作,现退休在北辰区车管所找了一份工作。我现在上下班有专车接送,但无论刮风下雨,老王坚持骑车上下班,他不想给我带来不好的影响。有句话叫“妻贤夫无祸”,对做丈夫的王学芝来说,他是在尽自己所能支持和保护我。
几十年中,我和学芝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为了我的事业,学芝默默承担起许多家庭责任,而毫无怨言。学芝理解我,总是憨厚地说:“家里这摊子事儿,谁有工夫谁干,燕子社会工作多,她整天忙国家的事,自家的事就得我干了,分工不同嘛!”学芝从不让外出开会的我为家务事犯难、分心。每到这时我深深地感到内疚。我想:“在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如能做好工作,这是和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分不开的。”(www.xing528.com)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王海军1981年随我离开农村,到北辰区石油公司当工人;二儿子王海波直到1987年才转为城市户口。这一年,上级为我落实了地师级待遇。前几年搬进了天津市一套三室不带厅的楼房里。古语说得好:“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一个人的需求不应太多,应该把精力集中到事业上,集中到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上。
(北辰区政协供稿王俊瑛、隋芳春整理)
作者简介:邢燕子,天津市北辰区人大副主任。自幼生长在农村。初中毕业后,正逢我国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她自愿留在农村,为战胜困难,建设农村做出了贡献,成为60年代全国知识青年的先进典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