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权辱国,指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清政府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英帝国主义把世界上诸多弱国、小国归并为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之后,又虎视眈眈,在亚洲的下一个主要的侵略目标就是中国了。
此时的乾隆末年的清王朝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现代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吏治败坏到了极点。清政府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这次鸦片战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道光皇帝诏令禁烟时期。这一时期林则徐任两广总督,带领民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和反侵略斗争。第二阶段是道光皇帝在帝国主义的重重压力下动摇和妥协的时期。林则徐被革职,琦善等投降派主政,进行了一系列令人寒心的投降卖国活动,激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义举。第三阶段是帝国主义率军北上,步步进逼,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腐败到极点,一听到英帝国主义兴师前来,就惊惧不已。在清军初战六战皆捷的有利形势下,英军放弃进攻广州,率军北上,要挟清政府。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道光皇帝以林则徐查禁烟土“措置失当”为由,罢免了主战的林则徐等多人,妄想就此可以停战。(www.xing528.com)
接着清廷派了一个昏庸透顶的琦善当广州城的城防司令,以讨好英军。当英军沿海北上江宁一带时,同是投降派的钦差大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协办大学士伊里布三人不战而退。主持这次侵略战争的璞鼎查老奸巨猾,特邀耆英等到英舰“皋华丽”号上参观,耆英等一看到那些大炮、机枪,吓得魂不附体,马上向道光皇帝写奏折:“今亲上其舰,目睹其炮,益知非兵力所能制伏也。”于是主张和谈。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朝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方代表,就在英舰“皋华丽”号上签下了近世以来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香港,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英商可以“自由”与中国商人贸易,等等。如此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的“条约”,使中国民众第一次读懂了什么叫“丧权辱国”。
虽然清廷对洋人怕如虎狼,可中国民众不屈不挠的斗争却使洋人极度害怕,当时就有这样的民谚广为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