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宦官王振:明朝朝廷的腐败现状

大宦官王振:明朝朝廷的腐败现状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跋扈自恣”这句成语用来形容明正统年间的大宦官王振,可说是恰到好处。“跋扈”,言其专横粗暴;“自恣”,言其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时的王振“跋扈不可制”名闻内外。王振跋扈到如此田地,朝廷腐败到这等地步,如何还能抗击外侮?

大宦官王振:明朝朝廷的腐败现状

“跋扈自恣”这句成语用来形容明正统年间的大宦官王振,可说是恰到好处。“跋扈”,言其专横粗暴;“自恣”,言其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语出《明史·宦官·王振传》。

王振年轻时读过一些书,当了太监后还被派去侍奉皇太子朱祁镇读书。明宣宗死后,年幼的朱祁镇即位,他就是明英宗。当时阁臣“三杨”辅政,王振曲意奉迎,耍弄权术,获得了信任。正统七年(1442年)“三杨”中的杨荣死去,杨士奇因子杀人而被捕,只有年老势孤的杨溥在朝,王振抓住时机广植私党,并开始大权独揽。史书上说:“及英宗立,年少。振狡黠得帝欢,遂越金英等数人掌司礼监,导帝用重典御下,防大臣欺蔽。于是大臣下狱者不绝,而振得以市权,跋扈自恣。”(《明史·宦官·王振传》)

这时的王振“跋扈不可制”名闻内外。朱元璋立在宫门口的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已半个多世纪,谁都不敢去动一动,可是,王振就敢于在正统年间将其撤除,而且朝中没一个大臣敢置一词。他使其侄王山当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他的另一侄子王林为锦衣卫指挥佥事,谁要是对他有所不恭,就加害于谁。王振要明英宗呼他为“先生”,“公侯勋戚咸呼曰翁父”,见到他还要跪见。有人不愿跪,立马被他处死。工部郎中王祐年纪与他差不多大,但因为同姓王,于是干脆自称“儿子”。王振跋扈到如此田地,朝廷腐败到这等地步,如何还能抗击外侮?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率军四路进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王振鼓动英宗亲征。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帝蒙尘,振乃为乱军所杀”。杀王振之人,乃是英宗护卫将军樊忠。王振虽然“擅权七年”,时间不长,但它告诉人们,宦官之祸,已将明王朝折腾得衰弱不堪了。(www.xing528.com)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间的土木堡惨败,明英宗被俘,明室五十万精兵尽失。九月,明代宗朱祁钰即皇帝位。可是,到了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瓦剌人又将英宗送回明廷。英宗回京后,一直被软禁在一座宫中达七年之久。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皇帝病重,太监曹吉祥伙同大臣石亨一起导演了一出英宗的复辟剧,史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