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意指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东林书院门口挂出的是这样一副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语现已高度成语化,人们常用此表述自己的爱国爱民之心。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意指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语出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
地处无锡东门内的东林书院,原是宋代著名思想家杨时的讲学之地,因岁月磨蚀,到明代时早已坍塌,只留下残垣断壁。明万历年间的思想家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一起准备修复该书院,在常州知府欧阳东风资助下,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书院终于修复。顾宪成与同乡好友高攀龙、钱一本一起在这里讲学,广结天下同仁,他们讽议朝政,臧否人物,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东林书院门口挂出的是这样一副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派人士平时认真读书钻研学问,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除了研讨学术外,还会讨论时事形势,关心国事,扶持世道,决心革除朝野积弊,振兴吏治,提出“救时拯世”的积极口号,对当时的社会思想起了拨乱反正的作用。当时正是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权,他们便把矛头直接指向魏党,揭露他们弄权乱政造成的危害。魏忠贤一伙就对东林党实行迫害。他们向全国颁布了309人的“东林党人榜”,对在榜人员进行公开通缉,“生者削籍,死者追夺”,不少东林党人冤死狱中。后来,连东林书院也被摧毁。可是,这些“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士们没有一个屈服的。(www.xing528.com)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语现已高度成语化,人们常用此表述自己的爱国爱民之心。
徐光启(1562—1633年)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崇祯时的宰相,又是西洋基督教的信徒。他是中国最早学习和研究西洋科技的人。他的这种学习,为的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