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足,指王安石倡言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语出《宋史·王安石传》。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变法运动,从熙宁元年(1068年)着手筹措改革事宜起,到熙宁九年第二次被罢相止,一共坚持了近十年的时间。宋神宗与王安石在“求富国强兵”的宗旨上是一致的,但面对保守派的攻击,宋神宗总想退让,而王安石则强势前行。改革推行到第三年,实行保甲法,“以觉察奸伪,止绝寇盗”,同时增加国家财税,规定十户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首先在首都开封实施。结果也是阻力重重。“开封民避保甲,有截指断腕者”。说因为严格推行保甲制,很多地方闹出了人命。事情由知府韩维往上报,一直闹到宋神宗那里。神宗问王安石:“有无此事?”王安石说:“不一定有。”神宗进一步逼问:“是有还是没有?”王安石硬气地说:“就是有,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的,那是有人借此挑事,一点也不用怕。”在整个变法过程中,他极为自信,强势前行,决不后退。他特别高调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这就是王安石的“三不足”论。其意是说,对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对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对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王安石变法的决心是大的,也是出于利国利民的公心的,这一点连反对他的苏辙也承认,认为“王介甫变法乃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栾城第三集》卷八)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件不可磨灭的大事。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他才华横溢的爱子王雱病死,年仅33岁,这时王安石已年近花甲,“尤悲伤不堪,力请解机务”。由此,他退出了变革的舞台。(www.xing528.com)
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北宋王朝进入了多事之秋。一面是改革派的挣扎前行,一面又是保守派的反攻倒算,政治上的风风雨雨让整个社会处于烦躁不安之中。在风雨交加的重阳节前,江西派诗人潘大临正在筹写一首吟秋诗,不料刚有了一句,又被人世的“风雨声”打断了,从此再不能成篇,只留下如是残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