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则天时期的模棱两可与苏模棱

武则天时期的模棱两可与苏模棱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面态度模糊。可是,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他身处风口浪尖之中,几度升任,又几度削职。他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苏味道其人实际上还算是个正直的人,他不愿意阿谀奉承说假话,又不敢直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能以“模棱两可”搪塞其事了。时人由此称味道为“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面态度模糊。语出《旧唐书·苏味道传》。

苏味道(648—705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自小聪颖,以文才出名,20岁就中了进士,可说是少年得志。可是,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他身处风口浪尖之中,几度升任,又几度削职。“延载初(694年)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加正授。”恩宠有加,位在宰相之列。可是,只过了一年,第二年(证圣元年)苏味道就被革了职,出为集州刺史。又过了半年,又提升到中央任天官侍郎,名义上是百官之长,实际上没有什么实权。圣历初(698年)又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似乎又上去了。到了武则天统治的最后岁月,即长安年间(701—704年),苏味道又倒了霉,“味道因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为宪司所劾,左授坊州刺史”。一直到生命的最后,都安定不下来。

在升迁和沉浮之中,苏味道深感官场风浪的凶险,“苟度取容而已”,意思是说只能看上面的脸色办事。他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旧唐书·苏味道传》)苏味道其人实际上还算是个正直的人,他不愿意阿谀奉承说假话,又不敢直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能以“模棱两可”搪塞其事了。即不表示明确的态度,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时人由此称味道为“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这一成语一直为后人沿用。(www.xing528.com)

武后时代的大诗人陈子昂虽终生不得志,但他胸有大志,希望以一己之力创立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