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铜为匦:拉近民众与政府距离的政治动作

铸铜为匦:拉近民众与政府距离的政治动作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垂拱二年,武后又使出了个政治上的大动作,名之为“铸铜为匦”。为能及时阅读和处理这些意见,武则天特地设置了一个专门机构——匦使院,隶属中书省,并以谏议大夫补缺拾遗一人任“知匦史”。放置这些铜匦的下方有一张11字的条幅:“置之朝堂以受天下表疏铭”。“铸铜为匦”为则天太后赢得了不少民心,通过相对自由的全民性上书,也拉近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解决了一些民生问题。

铸铜为匦:拉近民众与政府距离的政治动作

从武后的内心讲,她是很想把国家治理好的。在实践中,她采取的还是两手政策,一面是告密和杀戮,严控下属,一面又是亲民和纳谏。垂拱二年(686年),武后又使出了个政治上的大动作,名之为“铸铜为匦”。

683年,唐高宗病死,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掌握了唐王朝的朝政大权。据《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记载:垂拱二年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为能及时阅读和处理这些意见,武则天特地设置了一个专门机构——匦使院,隶属中书省,并以谏议大夫补缺拾遗一人任“知匦史”。凡臣民有冤案、匡正补过以及进献赋颂的,皆可写成书面材料,分别投入不同的匦中。《资治通鉴·唐纪》做了具体记述。由朝廷出面以青铜铸就了四只状如大匣的“铜匦”,其使用方法:一为“延恩之匦”,人们可以投入歌颂太平盛世的诗赋,也可投入求仕的自报家门的材料;二为“招谏之匦”,人们可以自由地“言朝政之得失”;三为“申冤之匦”,凡是有冤屈在身的都可以在里面投书;四为“通玄之匦”,凡是对天象灾变和军机秘计有贡献者,都可以投书入内。

放置这些铜匦的下方有一张11字的条幅:“置之朝堂以受天下表疏铭”。应该是这些铜匦置于朝堂的外侧,这样,“天下”人就随时随地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包括申诉自己的冤屈了。武后把这件事的管理和处置交付给正谏、补阙、拾遗三个行政部门去办理,自己过一段时间听取一次投书的情况。(www.xing528.com)

“铸铜为匦”为则天太后赢得了不少民心,通过相对自由的全民性上书,也拉近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解决了一些民生问题。

武则天在处置案件时,基本上还是按章办事的。天授二年(691年),当她发现自己的宠臣周兴有谋反迹象时,就毫不留情地把此案交予来俊臣去处置。来俊臣知道这是武则天亲自交办的御案,采取了别出心裁的审案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