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不咎”一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说,事情已办成,就不必多说它的曲折过程了,事情已过去,就不必过分弄清细节了。以前犯的错误,也不用追究其责任了。这是一种宽宏大量的心态,唐高祖李渊用“既往不咎”这句成语,所包含的积极思想是为了广罗优秀人才。
在隋代的大业(605—617年)年间,李靖当过隋朝的长安县功曹,后来当过隋朝的驾部员外郎,官不大,但是由于分管国家的兵马装备,与隋王朝上层有不少接触。唐高祖李渊攻克隋王朝京都时,李靖被俘获,“执靖将斩之”,当时李渊想杀掉他。李靖大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李渊“壮其言”,就刀下留人了,并让李靖参加了自己的队伍。武德二年(619年)在讨强敌王世充、萧铣的战斗中李靖又犯了错误,“久不得进,高祖怒其迟留”,为此,又想杀掉他。直到与开州的反寇冉肇开战,李靖才真正显露出他的英雄本色,一下据险设伏,斩杀寇首,俘敌五千余人。唐高祖大加嘉奖,称其“卿竭诚尽力,功效特彰”。李靖感到不好意思,承认以前犯过种种错误。唐高祖李渊却说:“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旧唐书·李靖传》)说过去你犯的那些错误我一律不追究了,那些“旧事”,我是早已忘记了。
“既往不咎”一语激励了李靖及与李靖一样投诚过来的将士。后来李靖成为一代名将,唐高祖称:“李靖,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www.xing528.com)
魏徵(580—643年)少年时就“落拓有大志”,他关心天下治乱之道,“尤属意纵横之说”。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直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武德元年(618年)已经年近四十的魏徵加入了李密的农民起义军。当时王世充出兵,想消灭李密军。是否要应战?大多将军主张应战,独有魏徵主张不战,“深沟高垒”,积蓄力量,由此被人讥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