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其意思是比喻为人不庸俗,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语出《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为世人留下的名句,此言为后世正直士人所广泛应用,成为表明自己不畏权贵、为人清高、注重骨气的标志性言词。由此,陶渊明也被世人公认为高洁清廉的士大夫的标杆式人物。
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虽说这个王朝此后还苟延残喘了三十来年,但其腐败已到了极致。少年时,他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曾是个有志之士,“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但他那雄心壮志很快被那个灰暗的时代所击毁,有志不能实现,又不愿同流合污,最后他选择了清高与世俗不合作的态度。(www.xing528.com)
晋安帝义熙二年(406年),41岁的陶渊明当上了彭泽令,但他不愿去伺候那些势利小人,便弃官而去。《宋书·隐逸·陶潜传》有这样一段记述:“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这里说到了督邮,是指那些握有监察权的巡视人员。分中央与郡两级,分别代表朝廷与郡守实行巡视,了解基层官吏的情况。而在当时社会政治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巡视意味着向下属索取。那些老于世故的“县吏”都是清楚的,因此,督邮一到,县吏便要陶潜“应束带见之”,言外之意是要新当彭泽令的陶潜带着厚礼恭恭敬敬地去拜见督邮。哪里知道自视甚高又淡于名利的陶渊明根本不吃这一套,“即日解印绶去职”,回故里过田园生活去了。从任命,到去职,他一共只当了八十五天彭泽令。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