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纵七擒,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归顺自己。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当时的所谓南中,约为当今的四川南部及云、贵一带。那里居住着大量少数民族。在对待少数民族的主要首领上,诸葛亮采取攻城与攻心兼顾,而以攻心为上的策略,通过七纵七擒孟获,使南中叛乱真正得以平息。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三国志》中的这一段文字基本上是《三国演义》中“七纵七擒”那一回文字的母本,只是后者更加富于情节化而已。在南中地区,民族繁多,居住在那里的有汉人,而更多的是少数民族。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发现“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就是说其间帮派林立、族群纷纭,但孟获其人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与汉人都信服的。诸葛亮就根据“鼓城为下,攻心为上”的作战总原则,决心通过种种手段让其心服,于是就有了“七纵七擒”这一历史名典。最后一次将其放归时,“获止不去”,这里说的“不去”,是说他不愿再与诸葛亮的仁义之师抵抗下去了。那里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心服”了,广大南中地区的那些中小首领当然也就归顺了。我国云、贵地区的和平统一,诸葛亮功莫大焉。(www.xing528.com)
“七纵七擒”这一成语后世被广泛运用,多指一再运用友善的态度对待对方,消除误解,最后使对方消除疑虑,完全心服。
南征成功后,诸葛亮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伐中原上。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西出祁山。开初进军顺利,很快攻下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国朝野震动,马上派名将张郃率五万大军抵挡蜀军。诸葛亮派爱将马谡扼守咽喉之地街亭。马谡违反军纪,玩忽职守,结果是痛失战略要地街亭,诸葛亮最后不得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