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通史中的身轻言微之意

中国通史中的身轻言微之意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身轻言微,指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语出范晔《后汉书·循吏列传》:“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杨乔在第八次给桓帝上书时这样写道:“臣下先后七次向皇上举荐合浦太守孟尝,实因本人身轻言微,始终未能得到采纳,我认为孟尝确实是品行高尚、人才难得。若能在陛下左右,定能帮助陛下成就宏图大业!”

身轻言微,指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语出范晔《后汉书·循吏列传》:“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

东汉桓帝时期,浙江上虞县有个寡妇,对其婆婆极为孝顺地赡养。左邻右舍的民众都夸她为好媳妇,视为孝女。后来婆婆年老寿终正寝,这位寡妇的小姑心肠歹毒,诬陷寡妇对婆婆不敬不孝,向县衙投诉,说其嫂嫂毒死了她的母亲。郡府昏官,没有加以详细考察,就给寡妇结案定了死罪。时在县衙门当户曹的孟尝知道寡妇的冤情,急忙将详情报告太守,但太守不当一回事,没去审理。孟尝在郡府门外哀哭诉讼,也没有人理睬,寡妇最终含冤而死。孟尝实在无法忍受,便借口有病,辞去了官职。

后来新太守殷丹到任,孟尝又到府衙陈述寡妇被冤枉污蔑的事因,以天道神话相传,予以诉说:“往昔东海孝妇遭冤,触动了上天,致使大旱。如果还以公道,必将使得甘霖应时而降。应该杀掉那诬告的人,以此来向冤魂道歉。”殷丹听从了孟尝的一番恳辞,立刻重审寡妇案后,确为冤案,立即刑戮那个诬告的女子,并祭扫孝节寡妇的坟墓,应时降雨,五谷丰登。这时让孟尝的名声大增。不久,孟尝到合浦当太守。孟尝有个同乡名叫杨乔,在朝廷做尚书。他了解孟尝,曾七次向皇帝推荐孟尝,但汉桓帝都没有理睬。杨乔在第八次给桓帝上书时这样写道:“臣下先后七次向皇上举荐合浦太守孟尝,实因本人身轻言微,始终未能得到采纳,我认为孟尝确实是品行高尚、人才难得。若能在陛下左右,定能帮助陛下成就宏图大业!”可汉桓帝仍然没有采纳杨乔的建议。孟尝后来决心不做官,一天夜里偷偷坐上渔民捕鱼的小船,单人悄然而隐去了。(www.xing528.com)

桓、灵时期,昏庸的桓帝和灵帝视正直的官员和士子为“朋党”,加以无情弹压,甚至永远剥夺为官的资格,这种专制行为,历史上称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