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之风,指足以担当起国家重任的文士或武士。语出《汉书·司马迁传》。
元封元年(前110年)身为太史公的司马谈去世,临终的遗嘱是要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并将《太史公书》(即《史记》)写好。三年守孝期满后,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并着手《史记》的写作。在相对比较平静的生活条件下,司马迁埋头著述了七八个年头,写作的进程也很顺利。
在与匈奴的一次战斗中,汉方的主帅是汉武帝的亲属贰师将军李广利,而只“提步卒不满五千”的李陵最多只是个副将。那场战斗是失败了,结果是李陵被俘,后投降。当时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原本希望他能战死沙场,后来听说李陵却投降了,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齐声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为这事伤透了脑筋,“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最后“召问”于司马迁。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心里非常不快。同时,司马迁也是个直心肠人,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李陵是个“有国士之风”的“奇士”,他只带了五千步兵“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在“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的情况下,才被俘投降的。这些都情有可原,问题倒在于握有十多万重兵的贰师将军为什么坐视不救呢?他才应该负主要的责任。
在与汉武帝的对话中,司马迁的核心观念是把李陵看成是具有“国士之风”的了不起的人物。所谓“国士”,就是足以担当起振兴国家重任的文士和武士,“风”指的是品格和作风。说其有国士之风,是因为其人“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www.xing528.com)
司马迁说的这些话可就触怒了汉武帝,以“沮贰师,为李陵游说”的罪名下狱,以更大的“诬上”的罪名决定要处以极刑。
司马迁被加上了“诬上”的大罪名后,不但被处以极刑(以“宫刑”代罪),在狱中还受尽了磨难。在极端的困顿中,他真正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