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事求是:中国通史中的精品

实事求是:中国通史中的精品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事求是”的意思是说,办事应该根据实际的事实,去求索真正的道理。这里的关键词“实事求是”四字。师古做了这样的解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不仅是“务得事实”,还要思考出个所以然来,即所谓的“每求真是也”。他留给后人的“实事求是”可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品。

实事求是:中国通史中的精品

“实事求是”的意思是说,办事应该根据实际的事实,去求索真正的道理。其语首见于《汉书·景十三王传》。

河间王刘德是汉景帝的第十四个儿子。他与诸王子不同的是,特别地重视中华古文献的研究。只要有好书,出再多的钱也要将该书买来,即所谓“加金帛以招之”。他结交了许多朋友,有的有“道术之人”,还“不远千里”而来呢!“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他的学问道德为世人所敬仰。史书上说:“河间献王以孝景前二年(前155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汉书·景十三王传》)

这里的关键词“实事求是”四字。师古做了这样的解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就是说,他得了那么多好书以后,不是像有些人那样束之高阁,当所谓的“藏书家”,他完全不是那样的,他是认真的读,不仅是读,还要“务得事实”,看那些书上写的与“事实”是否相符?不仅是“务得事实”,还要思考出个所以然来,即所谓的“每求真是也”。这样周全做学问的,应当说是古代第一人。他留给后人的“实事求是”可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品。(www.xing528.com)

有人对同时代的淮南王安和河间献王德做了比较。两人都是“极好书”的人。但是,淮南王安虽说著有《淮南子》一书,但其内容“率多浮辩”,不少内容是想当然的,缺乏扎实的考证研究功夫。而河间献王则不同,他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他所考定的《周官》《尚书》《礼经》《礼记》《老子》《孟子》之属,“皆经传说纪”齐全,而且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这种学习之风,实际上是文景时代政治风气社会风气和民风民俗的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