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些百家中的任何一家,为了取悦于民众,取信于诸侯,最起码的一条就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如它嚣、魏牟之属,荀子认为是“纵情性,安恣睢”,可在论说上“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陈仲、史鳅之属,荀子认为是“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在论说上也是“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的。墨翟、宋鈃之属,荀子看来是“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但在论说上也是“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的。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指说话时所持的见解、主张都有一定的依据,而且说得有相当的道理。此成语的语源即指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诸家的基本情状。那些百家中的任何一家,为了取悦于民众,取信于诸侯,最起码的一条就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如果连这一条都做不到,那么你这一家的理论就站不住脚,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个学术大家,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县)令。他作《非十二子》,就是对当时的十二位有名望的学人展开批评和争鸣。可是,很有意思,这种“争鸣”既是有批评的,又是有肯定的。如它嚣、魏牟之属,荀子认为是“纵情性,安恣睢”,可在论说上“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陈仲、史鳅之属,荀子认为是“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在论说上也是“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的。墨翟、宋鈃之属,荀子看来是“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但在论说上也是“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的。慎到、田骈之属在荀子看来是“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但在论说上更是“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因为荀子作本文的主旨是在“非十二子”,因此,荀子在立论上是有偏颇的,比如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一律给对方戴上“欺惑愚众”的大帽子,还给墨家加之以“不知壹天下”、给法家加之以“尚法而无法”的罪名。这种“走极端”的争鸣方法似乎是当年论者的通病。但是,在文中对各家各派都赞之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倒是符合实际的。说话要有根据(即所谓的“故”),论理要自圆其说(即所谓的“理”),这也可以说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留给后世的良好传统。(www.xing528.com)

上面说到了诸子百家的“持之有故”,这里说的“故”,一般指的是文献依据。为了说服对方,说服当政者,那些争鸣者首先得有学问,得有本事。他们一个个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