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庭若市”这一成语直接解释的话,就是指门口和庭院里到处都是人,热闹得像赶集市一样。但是,它的语源却出自齐威王起用邹忌进行社会改革的一段历史故事,十分的耐人寻味。
邹忌向齐威王讲上面那则掌故,是要齐王从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人群中走出来,听更多的人的真实声音。齐威王是个聪明人,听罢邹忌的故事,马上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其意是说,大小的官吏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这道命令一下,全国轰动。“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一》)效果极好,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前来进谏,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到齐国朝拜齐威王。
说当时向齐威王进谏的人“门庭若市”,应该说,这是完全可能的。战国时期整个文化环境比较宽松,所以才有“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如果齐威王果有“刺寡人过”的书令,也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门庭若市”的进谏场面。再说,在战国各国都比较宽松的大前提下,崇尚自由、广开言路的齐国可以说是更为宽松,更有“门庭若市”地进谏的可能。看齐国的“稷下之学”是那样的多样化,那样的热闹,那些“稷下先生”“以干世主”,毫无顾忌地自由自在地抒发着自以为是的见解,家派众多,不就很有“门庭若市”的味道吗?(www.xing528.com)
公元前362年,雄心勃勃的秦孝公继位,颁发了求贤令,看到求贤令后的商鞅,来到了秦国。秦孝公确信商鞅的确是个难得的改革人才,委以变法大任。为了树立法的权威,商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