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教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他的意思是,人都要接受教育,才能成人,在这点上,不分类别。不管你是高贵,还是低贱;也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困;在智力上,不管你是智慧,还是愚劣,一概都可以进入“夫子之门”。在孔子门下,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还有商贾之人,手工业者,甚至还有一度犯过罪的“恶少”。孔子相信教育的力量。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教育是一种文化,文化是要讲礼节的。这“束脩”,根据当时的规矩,指的是十条干肉。只要你拿着十条干肉上门去,说是要拜孔子为师,孔子都愿意收他为学生。在当时,十条干肉,是很微薄的礼品,只具有象征意义。你的“自行束脩以上”,说明你是真心实意要当孔门弟子的,孔子一概来者不拒。据《荀子·法行》记载,当时有个叫南郭惠子的人问子贡:“孔夫子的门下,怎么那样混杂呢?”(“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做了很精当的回答:“君子端正自己的身心来等待求学的人,想来求学的一概不作拒绝,想走的也不去阻止。况且良医的门前多病人,整形器的旁边多弯木,所以夫子的门下也许会鱼龙混杂啊。”(“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是以杂也。”)这是很有道理的。
正由于孔子实施“有教无类”的方针,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区域,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地区,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是来自平民百姓,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www.xing528.com)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认识,孔子才做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那么“杂”的各种学生进入孔门以后,如果用刻板的、划一的方法进行教育,那结果肯定是失败的。孔子因人而异,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