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饥不寒,指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其意思说,让70岁的人穿上好衣服,吃得上肉,使老百姓不挨冻受饿,能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可惜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人啊!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而主张在恢复西周井田制的基础上,提高民生水平。井田制是中国西周时实行的一种经济制度和村社制度。对这项制度,孟子记述最明确:“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这是被大家公认最有权威性的说法,孟子时离西周尚不远,口耳相传,得到的一些信息还是比较靠得住的。西周,甚至西周前的若干时期,的确实行过把土地方方整整地切割了分给农民耕种的那种分配制度和赋役制度。联系西周初统治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建国方略,这样做不只是可能的,而且可以说是必然的。不这样做,老百姓就安定不下来。分田的标准是一男子(有说是一夫一妇的)分田百亩。当时的亩小,百亩大约合现今的31亩。当时人口稀田多,这样做完全是可能的。井田从体制上讲分为公田和私田两大部分。农民分到手的那部分,称为“私百亩”,中间那部分为“公田”,由井田所在的八家人家共同耕种,作物交“公”相当于劳役地租。在顺序上,要求“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在为世人绘画了一幅民生的理想化的优美画面:每家人家有五亩地的宅基地,用以种桑麻,这样50岁的人就可以“衣帛矣”;在自己的庭院里养一些鸡、狗、猪这样的家禽家畜,这样7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肉吃了。有了一百亩的农田,只要不误农时,数口之家就不会饿肚子了。认真地兴办教育,教育人民懂得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的道理,那样,头发花白的老人再也不会奔波于道路上了。在孟子看来,使70岁以上的老者穿绸缎、吃肉食,能使青壮年无饥冻之虑,这样的统治者,是一定能称王而统一天下的。(www.xing528.com)
这里的关键词是“黎民不饥不寒”。黎民指的是低层的平民,他们能走出饥寒交迫的窘境,实现“不饥不寒”,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太平盛世了。
井田制不只保障了“耕者有其田”,还使村社和乡社制度下的人口相对稳定。聚族而居在乡村中的几乎百分之百是本族人,至有“死徙无出乡”的说法。由于亲情的凝聚纽带功能,同一乡村的居民之间约定俗成地产生了互助互爱的朴素观念,孟子称之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