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通史中的殷商三仁:孔子对仁人的赞誉

中国通史中的殷商三仁:孔子对仁人的赞誉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殷有三仁”,此语出于孔子之口,后世用此语时泛指在国难当头时敢于担当的志士仁人。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这里说的,殷有三仁是指殷商纣王时的三个大仁人。这样理解“殷有三仁”,使后人对仁人概念的解读更加深化了。孔子有感于微子、箕子、比干三人至诚恻怛之行,赞叹说:“殷有三仁焉。”

中国通史中的殷商三仁:孔子对仁人的赞誉

“殷有三仁”,此语出于孔子之口,后世用此语时泛指在国难当头时敢于担当的志士仁人。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这里说的,殷有三仁是指殷商纣王时的三个大仁人。

“三仁”之一是比干。有的书上称王子比干,他是殷商的贵族,如果按辈分算起来的话,他该是纣王的叔父。他一再在上朝时公开批评纣王的无道,纣王就以死威胁他,他一点也不怕,而且说:“为人臣的,当以死抗争。”纣对比干的强谏十分忌恨,“剖比干,观其心”,纣王的手段是极其狠毒凶残的。“三仁”之二是箕子。他也是殷商的贵族,且同属于商纣王的叔父一辈。见纣王暴乱,也是几次强谏,纣王就是不听。比干因谏而被杀后,箕子深知纣王是不可救药了,于是,“乃详狂为奴”,但纣王还是不放过他,“纣又囚之”,把他关进了牢狱。“三仁”之三是微子。他是纣的庶兄。他也多次争谏纣王,就是不听。他不愿与纣同流合污,于是选择了与大师、少师几个人一起出走的方略。他的出走是为了结聚商族的正能量,能在日后复兴商族。商作为一个王朝灭亡后,周公“立微子于宋”,成为宋国的开国之君。

“殷有三仁”这句成语,既是讲仁人之众(“三人为众”也),又是讲仁人的多样性,仁者之路是十分宽广的。(www.xing528.com)

三人的为仁方式各不相同,但爱国爱民的仁心如一。有学者解释道:“仁不在死,三人之仁,非指其去与奴与死,以其能忧乱,求欲安民,而谓之仁。”(钱穆《论语新解》)这样理解“殷有三仁”,使后人对仁人概念的解读更加深化了。孔子有感于微子、箕子、比干三人至诚恻怛之行,赞叹说:“殷有三仁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这时,地处西部的周族兴盛起来,大有灭商之势。周文王时,率军灭了商之属国黎。大臣祖伊大惧,告之于商纣王。商纣王不以为然,祖伊直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