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年不言:中国通史的成语之谜》

《三年不言:中国通史的成语之谜》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位后,他的第一个惊人之举是“三年不言”。正如《书经》说的,“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三年不言”后来在诸子论著中多次被提及,在《史记》中也作为典故使用。有的说“三年不言”,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其实不然。武丁想有所作为,却没有贤人辅佐,于是三年间不发号施令,由辅政大臣主政,自己却在暗地里体察民情。但是,经过“三年不言”的准备以后,武丁就敢作敢为了。

《三年不言:中国通史的成语之谜》

武丁在商代历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国君,他在位长达59年之久,使商王朝真正强大了起来。他的父亲小乙是有远见的,年轻时就让他“劳于外,爰暨小人”(《书·无逸》),也就是让他服劳役,并与“小人”(下层百姓)生活在一起,这样,他就懂得民间疾苦,懂得为政之道。

继位后,他的第一个惊人之举是“三年不言”。表面的理由是父亲刚去世,他要居三年之丧,实际上呢?他是在观察,在思考。正如《书经》说的,“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意思是说,武丁为何三年不言呢?他是在静静地观察政局和群臣。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之后发表的言论“雍”了,也就是符合实际而得到官民广泛的拥戴了。为了让殷商尽快兴盛起来,他是一点也不敢荒于政事的。

“三年不言”后来在诸子论著中多次被提及,在《史记》中也作为典故使用。后人在说到此典时,一般都含有深思熟虑、不轻易发表己见的意思。

有的说“三年不言”,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其实不然。《韩非子》的原话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用来比喻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有了机会就能做出大业绩的人。说的是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事情。

武丁想有所作为,却没有贤人辅佐,于是三年间不发号施令,由辅政大臣主政,自己却在暗地里体察民情。《尚书·无逸》记载有商王武丁即位后“三年不言”,《史记·殷本纪》则明确表述为:“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www.xing528.com)

但是,经过“三年不言”的准备以后,武丁就敢作敢为了。武丁时期是文化大发展时期。当时的甲骨文书写工整、做工细腻,青铜器也更加精美,甚至有人开始造酒,这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很高。那时候,商朝还面临周边小国的骚扰,武丁不断征战四方,进军西北的少数民族鬼方、羌方,南下征服江汉流域的夷方、巴方。到武丁末年,商朝已成为西起甘肃,东到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

武丁死后,其后人认为他功劳盖世,可与开国君主成汤相比,应有自己的姓,遂以“武”为氏,奉武丁为始祖,如汉代武班就是其后裔。

在商代历史上,武丁以求贤若渴闻名于后世。为了“请”隐居在山林间的才俊之士出山,他四处寻访,待人以诚,终于在深山的刑徒中找到了像傅说这样的治国大才,并任之以要职。后世称一度隐居的治国大才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