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迁写的《史记》说道:“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在其他一些著述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可见,“三过家门而不入”已经成了世代中国人对大禹的历史性记忆。
有人对“三过家门而不入”做了故事化的演绎。
禹带着治水大军离家一年半载后,大禹带着治水大军又来到了涂山,来到安置在那里的自己的那个家门前。禹分明听到了儿子的哭闹声,此时,只要他离开治水大军一忽儿,他就可以踏进这个家,与久别的妻子和心爱的孩子见上一面。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撒开步履径自往前走去。
据说,他第二次经过家门时,妻子怀抱着儿子等候在家门前的院子里,告诉孩子爸爸回来了。儿子也冲着他直招手。然而这时工程正进行到紧要关头,禹只是朝妻子和儿子微微一笑,挥手打了下招呼,就随治水大军走过去了。
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六七岁了,听说禹率领的治水大军要经过家门前的大道,孩子就早早地等在大道旁,一见到父亲便使劲地要把他往家里拉。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孩子:“水患未平,爸不能回家!”于是又匆忙离开了。(www.xing528.com)
故事化的演绎把“三过家门而不入”中的“三”,实化为真实的一二三的“三”。其实,真正历史文献意义上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中的“三”是一个虚数,大意为“多”。禹在数十年的平水土过程中,曾经有多次路过家门,但为了治水大业,他和他的治水战士们,都顾不上入家门。
“三过家门而不入”一语,很可能最早是流行于民间的口头文学,较早地见之于文字的是《孟子·离娄上》,其中写道:“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禹和后稷两位治水领袖,为了创建一个太平盛世,为了平水土伟业的早日成功,多次到了自己家门前也没进去。这,才是真实的大禹情怀!
大禹是当时治水大军的总指挥,他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上一直很刻苦,与所有民工一样吃的是粗粮,穿的是麻布短打衣服,住的是茅草屋。每到一地,就带领大家诚心诚意的祭祀山川鬼神。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这样一种民族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