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要举荐的第三类官员定名为:“常先”。何为“常先”?很明显,就是常为天下先的意思。
在《老子》第六十七章中,有那么一段名言:“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意是说,我有三件宝贝,需要保持: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参与你争我夺的纷争。还说道:“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意思是清楚的,作者认为,“不敢为天下先”,是“我”的恒道,也是“我”的恒宝,有了它,个人的安危就得以保障,就能“成器长”,说穿了就是个人活得安稳些,也长久些。
这显然不只是老子个人的一家言,而是长期植根于民众间的一种社会及先贤主流观念。这里所言“不敢为天下先”,不是说不做出贡献,更不是缩头缩脑,而是“只知奉献,不知索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己为人,一心为公,无有私利,不自以为是,不自以为高贵,凡事谦让处下,不与人争是非,不争名夺利。这正是黄帝思想的集中反映,也体现了后来儒家的“中庸”之道,讲究天人合一。有时候,儒道两家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大智若愚”,大的智慧,往往深藏不露,好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乍看来不起眼,但是武功和佛学都是最好的。通俗浅显地讲,锋芒不要太露。这就是黄帝之精神。
黄帝的观念是为民的。他认为,当官的就是要站在民众的前头,指点迷津,引领航道,故名之为“常先”,也就是“常为天下先”,也可以说是“敢为天下先”之换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黄帝说的当官者在工作上要“敢为天下先”,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牺牲自我,与老子说的当官者在利益面前要“不敢为天下先”,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两者完全是一致的。只是两者的着眼点和视角不同而已。(www.xing528.com)
当官者应成为“常先”,这是人文始祖黄帝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坚守这份遗产。黄帝的“常先”思想,后来为儒学创始人孔子所继承和光大。樊迟问怎样当一个“仁人”,孔子的回答是“仁者先难而后获”。(《论语·雍也》)樊迟后来又问“修德”,孔子回答是“先事后得”。(《论语·颜渊》)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回答是“先之劳之,无倦”。(《论语·子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