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观与设计之外
认知力与理解力
洞察力
非线性思维
商业思维
功夫在诗外
这一课我们聊聊,设计师除了设计本身,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驾驭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事业进阶。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设计师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很多人投身其中,在表面看来,设计师是一个好玩、自由、充满创意以及收入丰厚的集合体。但是设计师究竟是一份怎样的职业、设计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恐怕只有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岁月摧残之后的才有所了解。
很多初入行的设计师认为设计就是表现,偏重于效果图,并热衷于新的建模软件和换代渲染器,并以此作为衡量设计水平的标准。往往导致作品较为浮夸,片面追求形式化、视觉化,导致脱离实际的使用价值。
前面文章中提到,苹果手机的极简之美是建立在功能的实用和强大之上的,并非因为形式的极简导致实用功能大打折扣。而很多设计师却是因为追求视觉极简化平面化,导致空间功能性和实用性不足。设计本身是为人服务,而不是只能看不实用。
这一课我们重点探讨一下设计师在设计之外还应该具备哪方面的能力。
设计是研究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必备的两方面能力:一是对设计本身的认知力,二是设计之外的思考力。
对设计本身的认知力、理解力,也称之为“设计观”。如果对行业没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力,也就失去了对职业的规划能力,目标感和方向感更无从谈起。可以说,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是设计师能否走得更高更远的先决条件。
设计与艺术有诸多重叠领域,大方向来讲都是对美的追求。设计师多数也是艺术学院毕业出来的,正因如此,让很多设计师会走入“我是在做艺术工作”的认知误区,从而无法梳理好自己的职业位置。尽管很多时候设计要借助于艺术方法与手段来表达,设计过程中也不免有像艺术创作般的火花与片断,但就其本质而言,设计不是纯粹的艺术。艺术偏重于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而设计一定是为他人服务。这是两者本质的不同。
那设计究竟是什么?
设计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标性。
第一层面,设计是研究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解决方案。
物是为人所用的。工业设计自不必说,无论手机设计还是汽车设计,都是以解决与人的关系为方案目标,即如何使物体与人的关系更合理、更密切。而空间也是物的一种,我们研究空间设计的本质目标一定也是如何能让空间与人的关系更合理更密切。
第二层面,设计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标性,任何设计结果一定是为某客群服务的。设计围绕客群的需求展开,为满足需求而存在。这种指向性和目标性是主动的、积极的。特斯拉汽车从设计之初,就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思考汽车这个大家习以为常的代步工具。马斯克曾经说过,我们不是在造汽车,而是在造电脑。他瞄准的目标客群是中产阶级及以上有购买能力且对科技发烧,对环保事业热衷的人士。他解决了人与车之间的诸多交互性问题,让驾驶变得更简洁。空间设计也是同理,黄永才老师的“宋·川菜”餐厅设计,空间划分天马行空,动线充满趣味,形式上将庄重深沉的中国文化变得灵动时尚,满足了年轻群体的审美需求,也实现了商业的成功。而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更多表达的是自我感受,艺术品的指向性和目标性都比较弱,对受众是被动的满足。
第三层面,设计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解决问题的规模决定了其商业价值的高低。一个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问题。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使用功能是设计存在的直接原因。
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是为了提供合适于人们使用的空间、器具和物品,平面设计则是为了传播特定的资讯信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抛开自我主观意识,退出自我,从目标对象的角度进行思考,才能做出对的设计。我们经常讲,设计在设计之外。这句看似文字游戏的话其实包含诸多内容。
设计师经常会陷入知识的诅咒的误区,而且在长时间的固定工作模式下,积累的正向思想收益会趋于减少,这时候会出现瓶颈期和迷茫期。如果能经常从设计工作中抽离出来,用更理性的眼光、中立的角度思考设计,反而能做出更好的设计作品,我们会发现很多设计大师的思维方式甚至一些表达方法都来自设计之外。
有一句话说,“功夫在诗外”。做设计也一样。我们都想在设计领域中获得自由,在复杂棘手的项目面前萌发解决问题的灵感,设计出有创新、有特色的方案。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仅仅知道现成的设计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层次的修养。
修养是比知识高一层次的境界,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后所达成的境界,基于感性,达成于理性。设计修养包含多方面内容,因为设计本身就包含了功能性、艺术性等多重需求的综合创作,而在与甲方沟通过程中又包含诸多心理学因素,可以这样说,设计师这个职业是建立在广泛基础之上的。
艺术方面的系统学习能够帮助设计师了解风格脉络,提升审美能力,获得灵感,更好地把握作品美感和质感。举例说明,有的设计师会从中国戏曲脸谱中获得灵感,将油彩中的斑斓颜色和生动线条用在空间设计中,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还有的设计大咖在对中国山水绘画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的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都讲究“起承转合”“气韵流动”。把这种形式法则总结,用在别墅园林规划中,效果很棒。如贝聿铭大师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对传统艺术规律的借鉴梳理,形成了极佳的视觉呈现。
小结:因为艺术是已经被总结和验证过的成熟美感,对于艺术的学习借鉴一定会很大程度促进设计水平的提升。
对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能够提高签单成功率以及服务客户的能力,设计师的能力往往体现在对于客户的心理把握和需求挖掘方面。具体体现在对话语权的掌握,对于不同层次需求的挖掘和满足,如何让客户产生信任以及持续在客户圈层中产生影响力。
对于设计外围行业的了解也是必要的,比如产品渠道、新型建材、智能家居、灯光设计等。当然还有对于设计师自我的定位包装、IP建立等方法和手段,这些我们在之前文章中有详细分解,在此不做赘述。
另外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学习借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界中有无穷的造型,绚烂的色彩,奇妙的光影。中国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们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都是借鉴自然的典范。甚至有的设计师将墙面水垢铁锈的形状提取出来做成墙面造型,竟然非常漂亮。
柯布西耶曾经说过,如何充实创造力?不是去看设计杂志,而是动身在丰厚的大自然中去发现。那里才是真正的建筑课堂,自然赋予每件事物其所孕育之和谐并联系之从里到外,植物、动物、风景和海洋、平原或高山,无不明朗而完美,甚至自然灾难、地理大构造都体现了和谐的完美。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说世界上存在着最完美的设计的话,那就是未被人干预过的大自然。近年流行的“不着痕迹的设计”,我想也是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自然界赋予人类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方面的灵感不计其数。黄金分割比例便是其中之一,古希腊人发现了这个神奇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竟然存在于鹦鹉螺的内部构造中。无论是雄伟的帕特农神庙,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优雅外立面,遵循这个比例关系,视觉效果便会十分优雅舒适,这个比例也被后来许多设计师所采用。
具备认知力和思考力之后,设计师还应该具备洞察力、非线性思维和商业思维。
何为洞察力?洞察力简单来讲就是透过事物表面把握本质的能力。洞察的洞是透的意思,即通达明白。洞察的“察”是觉察,觉察的目标是事实本质,因此,洞察就是通达事实,了解并掌握事实。
洞察力可以概括为悟性、理解力、感知力和觉知力。
洞察力的目标是事实,终极目标是透过事实的本质。我之前讲过的,私宅设计师设计的不是空间,而是业主的生活方式。商业设计师设计的也不是空间,而是业主的商业模式。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商业模式,都不是浅层次的表象问题,必须要通过理性分析,觉察并感悟到事情的本质,找到规律并把握事物的本质。
回归到客户需求来讲,客户的显性需求,只要客户正常表达,设计师稍加留心就能够了解客户显性需求。而更关键的隐性需求却无法仅通过客户的表达了解,必须通过深入的分析推导过程。
举个例子,某大平层客户,户型面积260平方米。客户信息:男士,年龄55岁,做茶叶生意,在当地有自己的品牌。在初次洽谈中,客户表达出喜欢传统文化,要求低调、有内涵的设计。以上这是表象,也是客户的显性需求表达。(www.xing528.com)
我们来进行分析,如果按照表层信息来做设计,那么做出的方案应该是低调雅致的新中式。
设计师会感觉这个思路应该是没问题的,因为客户职业是茶商,本身接触的就是中国传统茶文化,通过茶文化衍生的禅意、平和、内敛等,这样的空间氛围一定会符合客户的审美需求。
这样想的确也没毛病,主案设计师就按照这个思路做了一稿,信心满满的约客户进行第二次洽谈,客户看完方案,听完汇报,淡淡地说了3个字:没感觉。
在所有能“杀死”设计师的词语当中,“没感觉”3个字是利器。
设计师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会这样?明明已经做出了很符合客户要求的方案,为什么客户没感觉呢?直接原因是我们的洞察力不够,不足以窥见客户的内心需求。
洞察力洞察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而从表象到本质也不是简单的一层窗户纸,可以分为3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表象层,第二层面是问题层,第三层面是本质层。
第一层面是表象层,就是客户能够明确表达的,或者经过简单推导即可得出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明确的。这种能力几乎稍有基础的设计师都具备,这是入门级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收集尽量多的表象信息,为我们第二步分析问题做足够准备。
第二层面是问题层,这是关键一步,是结合客户表达,通过表象信息分析,能够发现空间问题,客户痛点和生活方式问题等。能够准确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也是优秀设计应该具备的能力。
第三层面是本质层面。本质是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后逐渐明确的。本质隐藏在问题之中,是经过理性分析层层抽丝剥茧,才能找到的真相。本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发展方向。抓住本质才能掌握核心要素,立于不败之地。
继续以上面讲的客户为例,后来这位设计师又修改了两稿却始终没有打动客户,无奈客户签了另一家公司。碰巧之前的设计师和这家公司的签单设计师关系还不错,于是要来方案一看,顿时傻眼,原来签单方案竟是这样的。
设计师心说,这也不是低调雅致的啊,客户不是明确表达想要低调的吗?都55岁的大叔了,为何还能接受这么前卫的家具呢?
这就是明显洞察力不足导致的判断偏差,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客户信息:客户是个茶商,有自己的茶叶品牌。那他的家里绝对不希望和茶楼一样的风格,设计师出的第一稿看似符合客户的需求,岂不知那只是客户的表象需求而已。55岁更不能将其定义为“老年人”,把这类客户强行定义为喜欢“传统”风格。
之前设计师失败的原因是一直在被客户的表达牵着鼻子走,而没有独立思考和洞察。其实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客户虽然年龄并不年轻,但是他对于时尚的追求并不落后。发型不老气,身材管理做得也很好。喜好运动,图片里的自行车是爱运动的体现,小颗紫檀代表细致、内敛的性格特点,腕表是消费能力的体现。
总体分析:性格内敛,有消费能力,文化层次高,细致,对细节要求高,自律性强,较好沟通,细节取胜,对时尚有追求,设计不能老气。应该做成偏时尚的新中式风。这就是有洞察力分析后的结果。
设计师成单率低,低的原因并不是设计水平低,更多是来自于分析客户能力不足,洞察力不足导致。
洞察力它还能使我们从一切事物中认识困难、把握机会。包括谈判汇报现场,跟客户谈判的时候,要学会察言观色,通过客户的表情变化、言行举止,洞察出客户的心理,做出你下一步的动作。就像在汇报时,设计师巴拉巴拉地说出一大堆关于你设计的好处,这时你看到客户根本就没怎么搭理你,还时不时皱下眉头,那你就得清楚客户的本质需求你没有抓住,你这时就要停止你的介绍转换重点。
作为成熟的设计师,我们向外需要洞察设计发展的趋势,向内需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一个成功的设计师,一定会通过客户外在的表达信息,洞察客户本质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隐性需求,这样才会受客户的信任,获取客户圈层的资源。
在此要强调一种思维方式—非线性思维。非线性思维在我线上视频课当中多次反复提及,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走出认知误区,帮助设计师建立洞察力,同时也是其他设计思维建立的基础。
了解非线性思维之前,先看一下线性思维,举个例子:笔记本电脑没电了,找个充电器充一下就好了;手机欠费了,充值一下就能用了。这样因果关系明确的基本就属于线性思维了,在数学模型里基本就是y=ax+b,x的变化必然会引起y的变化,像下图表现的一样。
但现实中更多情况并非像给手机充话费这么简单明了的因果关系,也不是一个线性模型就可以搞定的。更多复杂因素和多样性问题会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有些发展不是匀速的,比如二八法则和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展,都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而疫情感染人数曲线,发展是爆炸式的,并非匀速的,我们要面对并接受这个现实。
从思维上讲,非线性思维使用的是人的右半脑。从层次上讲,非线性思维更多地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完成的。潜意识的活动更接近客观事物,更真实,更接近“道”。
在设计公司层面,如果一个项目,10个人的团队20天可以完成,那增加到20个人,是不是10天可以完成?答案是否定的。现实中很多因素会影响时间的排期,比如方案创意、分工协作熟练度、沟通成本、甲方的时间等。更可能的情况是,因为新加入的10个人与团队磨合还需要时间,导致整体团队效率反而降低。许多创业公司都经历过这种情况,人数少而精的时候,效率很高,公司发展也不错。而一旦扩大规模,增加人员后,反而很快解体。所以,想通过改变一个因素就改变最终结果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以局部替代整体是设计师认知里边一个常见的错误,看到了什么便以为这个就是什么样子的,简单复制过往经验去推断未来,不看趋势和变化,用已知结果得出单一原因。在看到一个结果时,会找到与结果相关的某一因素,然后认为这个因素就是导致结果的唯一原因。比如,总结客户流失归结原因是客户没有审美水平。错误认为增加宣传就会增加客户,增加人员就会增加业绩,增加签单量就会增加收入,增加投入就会增加产出。包括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往往简单地以年龄穿戴职业推导客户喜好,强加给客户不适合的方案。
假设今年设计师个人签了600万元业绩,认为自己经验增长了,推断明年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当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就是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匀速的,但事情的真实发展却并非如此。
如果你想要增加个人在当地的知名度,假设有排名,同样是排名提升5个排位,从第30名提升到第25名和从第6名提升到第1名,所带增量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们的变化并非匀速。
这就是线性思维的误区,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线性的因果关系是表象,非线性才是常态。
定义一下非线性思维:非线性思维是指一切不属于线性思维的思维类型,也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跳跃性思维、系统思维、模糊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等。它很可能会不按逻辑思维、线性思维的方式走,有某种直觉的含义,是一种无须经过大量资料、信息分析的综合。
非线性思维应用在设计中是以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客户需求,思考空间问题,把握设计方向,学会用系统思维考虑问题。
第四层面是商业思维在设计中的应用。我们之前讲过,设计师应该做到用理性指导感性。设计归根到底还是服务类行业,是商业行为,所以只有设计思维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商业思维做前导和支撑。
对于以经济利益为最终指向的公司来说,商业的根本目的是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润。利润可通过增加总收入和降低总成本来实现。总收入主要来自商业主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总成本则来自人力、运营、硬件和产品等。
设计师明确自己的成本和商业模式,我们设计的成本主要是学习、创意、知识积累等综合的时间成本,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将时间高价卖出产生剩余价值。同时,要有产品思维,要把我们抽象的设计创意作为商品去进行“售卖”。只有如此才能脱离“艺术家”思维,避免把情怀作为设计的目的,偏离商业主线。
设计讲究灵感,但设计师的灵感说到底,并非在某个时刻的灵光乍现,而是经过正向积累思想收益,综合梳理当下信息分析出来的结果。灵感不是画家作画,可以靠感觉一蹴而就。设计师需要分析纷繁复杂的信息,在多种可能中,把握最优选项。
一个成功的设计公司,一定是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一个成功的设计师,一定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真正的设计在设计之外,作为设计师,不应只盯着设计理论和设计作品不放,而要从设计中抽离出来,去换个客观的角度思考设计,用非设计眼光观察,用非设计思维感悟设计,摆脱思维定式,这样反而会做出更出彩的设计。
从多种艺术形式和自然法则中获得灵感和养分,提高设计修养、审美能力,从社会学心理学中获取话语权和沟通力,让内心变得更加强大,用理性思维支撑感性思维。这不仅仅是一个方法和技巧的问题,更是一个认知境界上的问题。
以上这正是在设计之外的那些东西,也是区别一个出色设计师和平庸设计师的关键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