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别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的研究生院项目,大多是基于这样的合作模式建立的。通过这样的合作,原本相对分散甚至相互竞争的科研资源得以整合,在不同机构、不同团队中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在研究生院的框架内成为一个整体并被纳入统一的培养程序。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这种具有辨识度的统一的平台有相当的吸引力,因而研究生院能够更好地在国际范围内招募优秀的科研人才。
20世纪以来,由于德国大学在理念上坚持非实用性的纯科学和理论化研究,在组织上受到作坊式的科研模式的局限,应用性科研和大科学开始在大学之外寻求发展的土壤。由国家直接资助的专门科研机构兴起,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并在资金和资源上占据优势。德国大学在科研上曾经享有的世界性声誉在过去百年的动荡和变迁中衰落,科研主导地位也面临被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机构所取代的尴尬境地。尽管大学一直是德国博士学位的唯一授予机构,但对于很多领域的国际学生而言,往往“只知马普所而不知德国大学”,德国大学也因为在国际排名并不突出而在国际科研人才竞争中面临压力。
在博士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重塑大学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主体的职能,同时以大学为中心通过机构合作整合科研院所在资金、科研水准以及国际竞争上的优势,最终突出和提升大学的科研声誉以及人才吸引力成为改革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由大学与科研院所基于优势研究领域和卓越团队提出建立结构化博士项目或研究生院的申请,将大学和科研机构各自的平台、资源和人员优势在结构化博士项目的框架中进行整合。特别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的研究生院项目,大多是基于这样的合作模式建立的。通过这样的合作,原本相对分散甚至相互竞争的科研资源得以整合,在不同机构、不同团队中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在研究生院的框架内成为一个整体并被纳入统一的培养程序。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这种具有辨识度的统一的平台有相当的吸引力,因而研究生院能够更好地在国际范围内招募优秀的科研人才。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大学的科研优势和声誉得以重塑和提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