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同行评议主导下的质量评价成果

国际同行评议主导下的质量评价成果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范围内的同行评议是研究发表、学术交流以及科研评价的一种主要方式。哥廷根研究生院还要求,累积论文中必须有2篇是博士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国际同行评议主导下的质量评价成果

生命科学领域,国际范围内的同行评议是研究发表、学术交流以及科研评价的一种主要方式。尽管两所案例研究生院都没有对于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学术发表的硬性要求,但大多数学生都会争取发表甚至能够发表若干篇论文。受访的教授和学生表示,论文发表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这一领域进行学术交往和科研成果展现的基本方式,所有的实验室和研究团队都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发表,大多数发表是合作完成的。

海德堡研究生院的负责人说,论文发表的数量与博士研究生学业评价没有必然联系,即便同样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的实验周期各有不同,论文发表也有周期,并不是论文发表得多就代表科研质量更高。很多学生即便是没有发表论文,也可以拿到很好的博士后职位。

但是,当问及海德堡的一位博士生如何判断本领域博士论文的质量时,他马上就提到了国际期刊的发表:

“其实还是看你平常发表的论文吧,看发的期刊的水准,看影响因子。影响因子高的话,博士论文肯定差不了。”

这位博士生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学术发表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科研评价的意义:

“开国际会议的时候,上面的人在讲,下面的人就赶紧上网搜索发言人,看他发了哪些杂志,影响因子多少,然后就知道这个报告要不要好好听。”

接受访谈时,这位博士生已经完成了答辩,他在近四年的博士研究过程中在国际期刊上一共发表了7篇论文。最后的博士论文也是由这些论文中他独立完成的部分集合而成。这位博士生说,在生命科学领域,像这样将自己发表的论文中独立完成的部分抽出来组成博士论文的方式非常普遍。但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累积论文,在这两所大学生命科学领域博士论文的考试章程中,对于累积论文的具体形式和适用范围有明确规定,比如哥廷根生命科学研究生院就对累积论文做出如下规定:

“由被同行评议的期刊接收的若干篇论文组成的累积论文可以替代博士论文。但是博士生导师必须证明,这些发表的论文代表了博士生科研项目中的大部分工作,并且累积论文中必须加上一个讨论和一个总结的部分。同时,累积论文还应包括一项声明,说明博士生个人对这几篇论文的贡献。准备提交累积论文的博士生需要至少提前三个月向所在博士项目的委员会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才能提交。”[9]

在生命科学领域,大多数论文是合作发表的,而博士论文则要求体现研究者独立的原创性研究,所以才会对累积论文做出上述规定。哥廷根研究生院还要求,累积论文中必须有2篇是博士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事实上,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累积论文,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论文与博士生平时的发表还是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博士生都是将自己负责的研究部分从合作发表的论文中抽离出来,再写成完整的博士论文,是“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累积”而不是论文的直接组合。在受访的博士生看来,博士论文“有很明确的规则可循”,按照规则去做实验,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既可以阶段性呈现,也可以按部就班写成博士论文。哥廷根研究生院甚至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份由院长起草的《博士论文撰写指南》,其中明确地建议,博士论文应该包括“题目和作者”“导论”“材料和方法”“结果(包括数据、表格、图例)”“摘要”“参考资料”“致谢”和“附录、补充材料、缩略语”等八个部分,并对每一个部分的写作方式和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10]

这种科研评价方式和论文撰写方式的背后,可以看到自然科学研究本身所具有的科研范式的标准化和知识判定的清晰性。比如,受访的博士生在介绍平常很少跟他交流的教授如何判断他的博士论文水准时这样说:(www.xing528.com)

“我发表的论文他肯定看过,论文都很短,四五页、七八页,他们读论文很快,看摘要,看方法,看结论,很快就看完了。然后他就很清楚你做到了什么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科学领域结构化博士生培养模式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通过竞争性原则和统一程序面向国际招生,招生计划以科研项目的具体岗位需求和资金情况为依据;

-有完整、明确的培养方案,课程的学习以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介绍为主,课程设置较为灵活,在整个博士学业中所占的时间比例非常小;

-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所在课题组、研究团队或实验室的实际负责人,并不一定由教授担任。每个博士生有一个论文指导委员会,对博士生学习和科研进展进行指导和把关;

-有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

-博士论文有标准的写作范式,既可以是累积论文,也可以是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累积,学术期刊发表对于科研质量是重要的评价参考;

-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人员国际化程度很高。

以下本章将继续讨论,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在生命科学领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其驱动力来自哪里,新的模式又是如何整合到大学原有的组织框架之中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