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学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化的学科。在过去三四十年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性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问题高度集中和国际化。同时,当代经济学的基础是一套“规范知识”和“规范方法”,更使经济学研究显现出高度的同质性。
在德国经济学案例中可以看到,尽管德国大学在组织形式上长期保持着教席制的传统,有其鲜明的特殊性,但德国经济学研究本身的触角早就突破了体系的局限,因而博士教育模式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显现出国际化的特征。在波恩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培养改革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基于国际合作的。在建立研究生院之前,他们已经与“欧洲定量经济学博士项目”合作了二十年。有趣的是,在“欧洲定量经济学博士项目”建立之后,欧洲其他多家重要的经济学系又各自组队,成立了多个联合培养项目,其中影响较大的两个项目是“欧洲经济学研究训练网络”(European Network for Training in Economic Research,简称ENTER)和“欧洲经济博士项目组”(European Doctoral Group in Economics,简称EDGE),德国另外两个重要的经济学系——曼海姆大学经济学系和慕尼黑大学经济学系分别加入了这两个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各个大学经济学系都在寻求国际合作,并通过聚集资源创造品牌效应。
经济学知识生产的全球化和标准化使得经济学领域的竞争高度同质化,这成为德国经济学科博士教育结构化改革的主要动因。首先,德国大学需要建立国际标准化的培养模式来参与国际竞争。促成柏林项目建立的一位教授曾经在莫斯科的一所大学做访问教授,他说:
“那所大学有非常优秀的学生,一些学生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然后他们就会申请欧洲和美国的大学。那个时候我意识到,我没有什么办法把这些学生送到柏林来,我唯一可以给他们提供的,假如我有的话,就是教席下面的一个职位,而且要求他们能用德语给学生上课。于是我回到柏林就开始跟我的同事们商量,说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个项目。”
在经济学领域的访谈中,教授们始终把博士生培养置于国际化的情境中,他们不断提起伦敦经济学院、美国的经济学博士项目以及法国图卢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经济研究生院,认为“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我们也必须这样做”(鲁尔研究生院负责人)。只有建立一个具有“国际辨识度”的博士项目,才可以在国际范围内面向更多的学生开放,增加吸引优秀生源的机会。学生们也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他们能够获得的学习机会、学习内容以及学术发展的前景。同时,如前文所述,这些项目之间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学生的选择很多,可能性也很多。
其次,声誉是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指标,而研究生院或者博士生培养项目相对于单一的教席而言,显然更有利于获得声誉。在德国传统上去中心化、均衡发展的学术体系中,大学跟大学之间在声誉上没有很大差异。对于那些教席较少的传统学科而言,“在哪位教授名下”而不是在哪所大学获得学位是非常重要的。而过去三十年间,这种均衡已经逐渐被打破,在经济学这个人员众多且密集的学科中,研究生院带来的“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项目本身的声誉和个人的学术发表一样,都可以看作质量的表征,对博士毕业生就业是有影响的,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们现在都愿意申请加入研究生院和博士项目。”
——柏林研究生院教授(www.xing528.com)
此外,激烈的竞争贯穿经济学学术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这个领域的一种基本学术生态。在三个案例研究生院中,教授和学生们都有很大的学术发表的压力:
“要想在经济学圈子里生存下去,必须发表文章,否则你无法确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
——鲁尔研究生院博士生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每年都会对德国以及奥地利、瑞士所有大学的经济学和商学专业进行排名,也会对所有的经济学教授进行排名,而评价标准主要就是学术发表,因而这种竞争的压力是伴随学术人员整个学术生涯的:
“即使已经是教授了也要努力发表,不敢懈怠,大家都会盯着这些排名看。”
——柏林研究生院博士生
这种激烈的竞争文化也要求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增加相关的训练,而结构化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显然能够更好地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和竞争的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