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性
20世纪80年代可以视作德国建立研究训练小组实施结构化博士教育的尝试阶段。作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全新的事物,这一时期研究训练小组的数量少,规模小,带有突出的“试验”性质。如蒂森基金会希望“以研究训练小组的建立尝试一种对于德国科学界而言还非常新颖的形式,以支持那些优秀的科研后备人才”。[30]再如,联邦教育与研究促进委员会的研究训练小组项目资助本身就是以“试点”的形式开展的。
2.模式的开放性
在这个过程中,支持并参与建立研究训练小组的各方对于研究训练小组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模式并没有统一的观点和固定的参考。比如大众基金会希望把“以一种学院式的组织结构来支持科研训练”的视角和“多种可能性以及多样化的措施”结合起来,通过对一些“示范性”项目进行资助,来鼓励德国高校的院系和各专业根据自身的条件、需求以及可能性“尝试”各种建立研究训练小组的想法。[31]科学审议会也建议研究训练小组的具体形式应该保持开放性,并结合后续的实践经验来进一步发展完善。[32](www.xing528.com)
3.共同特点
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这些早期的研究训练小组项目还是有很大的相似性。从涉及的知识范畴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训练小组都是基于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而建立。从名称上看,这些主题或者涉及一个学科里面的某一特定专业如“应用微观经济学”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或者涉及一个跨学科的主题如“文学和传播学”。从项目性质来看,所有的研究训练小组都有一定资助期限,并非长期的固定项目;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多位教授都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甚至跨院系。而通过竞争性的项目申请程序和招生程序,研究训练小组被认为代表了较高的科研水准,并且能够吸引到成绩优异的学生。从指导方式来看,所有的项目都强调博士生应该在一种团队科研气氛中获得除单一导师指导之外的多种支持,同时也应该通过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研讨课、博士报告会等拓展学术视野。所以,这一时期的研究训练小组项目可以归纳为由竞争性选拔建立,在一定期限内,通过第三方资助,在特定研究主题下或者研究领域之内,通过多位教授和研究生的合作研究、密集交流以及各种学术活动,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的学术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