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孙欲言
喜欢读书,似乎是一种天性。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记忆,家里有很多书。那些或薄或厚的神奇的书,带着一种油墨的清香,闻着都能令人陶醉。读起来,更是让人如饥似渴,手不释卷。这样一种文化氛围的熏染,家庭环境的浸润,带给人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于是,不知不觉中,自己也走上了爱读书的路。那时候印象最深的一副对联,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知道是谁的名句,但却是一直鼓舞和激励我的名言。它如影随形一般,烛照了我大部分的顽童时代和青春时光,让人记忆深刻。
而喜欢上毛边书,则完全是一个偶然。最早是在《鲁迅日记》和《鲁迅书信集》中读到了一些只言片语,得知文豪的一个爱好,就是从出版商手中要些新出版的毛边书,用来馈赠友朋和自己赏玩阅读。这其中的况味如何,没见过、读过毛边书的我自然不明就里。既不曾染指,更遑论深尝。不过,毛边书的名字便似金刚种子一般留在了印象之中。相信有朝一日,缘遇时至,必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将来蔚然蓊郁,盛况是完全可以期许的。
就这样,随着自己阅读范围的扩大和深入,接触的书友和媒介也越来越多。信息时代里,天南海北的同道书友也都拥有了旷世的神通,一台电脑,一个手机就能完全跨越千万里的阻隔,分秒之间对话晤谈了。虽没有饮茶品茗的高朋一会,但是高谈阔论的热烈是完全相同的。交流起各类书籍的出版就更方便和快捷了。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才逐渐有机会接触到毛边书,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逐渐走上了“毛边党”的道路。
现在想起来,我的第一本毛边书,其实不是书,而是一本杂志。是南京邮电学院出版的《书林驿》杂志。记得是在一个书友群里,有书友发了一条信息,说这本杂志新创刊出版,有毛边本可赠阅云云,我就按照上面提供的电邮地址,写了封请赠信过去,过了不多久就收到了《书林驿》试刊号的毛边本。初见芳容,不禁反复摩挲观看,见其薄薄的册页,毛茸茸的天头地脚,多出来的部分上还印着专业的术语一类,很是给人些惊艳。放在一众的杂志之中,感觉确乎不同。不是出类拔萃,而是参差不齐。
有了第一本毛边本的初来乍到和惊艳一喜,从此就开始了更多的购买和阅藏。进了很多的书友群,也收藏了很多以毛边为特色的微店。这样,最新的毛边出版信息便很快捷地掌握于心,给购买也带来了极大地方便。毛边书枕边日多,阅读兴趣日浓,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读的还是不如买的多,大有积压之势。虽然,毛边书有着不错的收藏功能和经济价值,但是其主体属性应该还是阅读第一。有的书友就认为,书好,毛边也珍贵;书不好,毛边意义也不大。这话有理,但非全部。
对于喜爱毛边书的癖嗜老饕们来说,毛边书的意义更为重要一些。有点我爱书,但尤爱毛边,不论其他的意思。这也可以理解,每个人的喜爱和兴奋点都不同,各家看起来各自有其魅力和价值。像我,就喜欢读书写点东西,至于在收藏层面,还是散淡了不少。也是因为如此,我把购买、阅读、收藏、写作,结合了起来,把种种过程化成文章稿件,投到各个报刊杂志去,广种薄收,不以营利为目的,却是兴趣喜爱为第一。
这样,我偶然知道了《参差》这本毛边本小杂志的存在。不记得在何时何处了,看见了书友转载的《参差》征稿函,也知道了这是一本毛边党人的思想舆论阵地,重要性大约不啻于共产主义运动之于《新青年》了。于是,欣然投奔,立即兴致勃勃地电邮了稿件,然后期待有所惊喜。不过,文章是否合乎刊物要求,还是个未知数。而且即使合乎,也有好多原因导致不能刊登,这是杂志出版的常态。多年来的投稿经验告诉我,一切都不可期望太大,免得失望太多。
非常意外,不久我收到了《参差》主编沈文冲先生的回复:
孙先生好!发来大作一组拜收,感谢支持!拙编下期拟据版面酌情选刊。再次感谢!即颂暑祺。
沈文冲顿首
这是2016年8月6日写的回信。有主编回信,我写的四十几首《乙未书事》估计可以刊登一些。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消息。这样又过了一年多时间,我把2015年写的古体诗歌印了个自印本,分赠友朋之余,也邮寄给了沈先生一册,之前又电邮了一组诗歌。并附信一封:
沈老师好!
《参差》创刊有日,常听文友言及毛边本,心向往之,但无缘一见。沈老师能否邮寄几期,一解相思崇仰之意?不胜感激之至!
另,又发去稿件一篇,请审核,如能刊登,双手欢迎。谢谢。
敬礼
孙欲言(www.xing528.com)
2017年3月20日
这封信发过去后,过了五天收到沈先生的回信:
孙先生好!
读《念楼序跋》有感集句一诗与来书拜收,外出了几天,迟复为歉!
感谢对敝刊的关心支持,第三期曾选辑了《乙未书事》大作中的“新泰文史”“梧桐影”“书林驿”三题,未能正式地单独编发,只是在“编读往来”(即炉边茶歇)中用了一下。这次的一篇尽量争取能够独立成篇吧!
《参差》三、四期,因故迄今仅仅寄过顾问中的几个人而已,现遵嘱当尽快寄上,聊慰对本刊的厚望!
匆匆,即祝
文祺
沈文冲
2017年3月25日
收到沈先生的回信,大感兴奋,以为这一次文章应该会刊登,而我最期望一见的杂志也应该会收到了。然而,又是等了很久依然不见其踪影。这就让人有点疑惑甚至愤懑了。我怀疑是否沈先生邮寄了杂志而邮局把杂志弄丢了,这种情况在当下的环境中是很容易出现的,国资邮局的效率和准确性都很可疑。山东的阿滢老师被称为“丢书专业户”,为此写了几篇文章挞伐,也是不见效果。我等区区也只能心怀不满,骂他几句了事,因为一般的普通信件和印刷品,没有挂号是无法查询的,无凭无据你是说不了什么的。何况,即使有证据,你又怎么去高代价维权呢?只能叹息机缘不佳了!
时间漫漶,人事如轮。我对于《参差》的热情有增无减。时不时地可以在“毛边风月”读书群里,看见龚令民兄以及其他文友发布的关于《参差》的点滴消息。有的是赠阅,有的还发了些目录。我认真地看了一下,似乎没有我的作品。这不免让人有点泄气。不久“毛边风月”群建群一周年,群主龚令民兄发征文贴,我立即奉赠一文,详述缘起,以为庆贺。龚兄微信回复,将发毛边风月专刊。我甚为期待,因为这个专刊,是要发在《参差》上的,到时可获赠二本样刊,便可以一亲芳泽,以解渴盼之苦了。
转瞬之间,到了今年的三月份,“毛边风月”群中王振良老师发帖《参差》纪念文集征稿,真是求之不得的一个机会。按照文中所说,加了王老师的微信,立即索赠全套《参差》,王老师立即答应,并说稍待几日等五、六两期一到,即寄赠。心中不禁大喜,慨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王老师办事快速高效,没过多久就挂刷邮寄了全套杂志,并微信告知。
打开信封,六本《参差》赫然出现。素朴的封皮,几乎不施颜色;厚薄不均,自显庄重;毛茬也不规整,各呈风流。打开内页,最为引人注目者,是集中各个名家的集字,有鲁迅、巴金、周作人等等,此是极佳创意。但我以为,这些字放在内文有些过于掩饰了,印在封面之上,更显大器厚重。不过,白璧微瑕,编者或有苦心深意,也未可知。翻看目录,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文章,在刊登钟叔河先生的集句诗下,沈文冲先生还把我的短信做了补白,何幸如之!不禁心花怒放。这大约是写作者特有的情态。而我写的《毛边风月和水浒精神》一文也刊登在专刊上,更添喜色。杂志中的文章大多都是关于毛边书的,真似“久旱逢甘雨”一般,其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最初知道《参差》的名字起,直到亲自看到这本杂志,一晃过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虽然姗姗来迟,而究竟能得偿所愿。美国大诗人狄金森诗说:等待一万年不长,如果终于有爱作为报偿。《参差》之来,为我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借鉴的园地,也为我提供了又一个精神栖居的家园。在这块不大的园地内,可以和更多的文朋书友探讨交流,播种耕耘,砥砺前行。《参差》之功,于我个人而言,说句“大矣哉”,似不为过!愿这份集民间之力所创办的同人小刊,越办越好,坚持不懈,长久住世。愿人们的精神境界日渐提升,早日建成书香社会,人间净土!
2018年4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