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杜鱼
《参差》第五期编竣,照例仍要写上几句,这样可以争取主动,否则沈文冲先生是“不会放过我的”。
毛边书的“毛边”,作为客观之存在,似可归入图书“装帧设计”一途。在这点上达成共识,我们接下来才好探讨“参差”的意义。
普通装帧设计的图书,大都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其高者还可具有艺术价值,乃至能够深化图书主题而具有思想价值,形式与内容可谓相得益彰。而“毛边”装帧呢?除了具有普通装帧的特点外,对于“设计者”而言,还有书口以及天头、地脚“裁”与“不裁”的选择,不过这显然不存在“设计”元素,因此“毛边”本身并不具备艺术性和思想性,剩下的就只有勉强的审美性了。可三边“毛”与“不毛”,无论怎样排列组合,最多也只有七种形式(三边都裁就非毛边书了),这对审美来说无疑是容易疲劳的,再加上审美具有强烈的个人好恶,即所谓见仁见智,固然可以“情人眼里出西施”,不乏欣赏“参差”美的毛边党,但觉得“参差”不美的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参差”是无意义的,甚至觉得有些丑陋。
因有毛边党在,“参差”变得有意义;因有非毛边党在,“毛边”变得无意义。毛边党认为边裁边读,是一种放松,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消受;可非毛边党认为,裁读滞碍了阅读的节奏与速度,破坏了阅读的流畅与快感,其极端还把毛边书视作残次品。翻过来掉过去说这些,也只能是告诉大家,索性“萝卜白菜”吧!
最早的图书,功能比较单纯,主要是保存与传承知识。后来随着图书载体的变化,尤其是造纸术发明后,才渐增各项审美功能——纸张、版刻、墨色、装帧等,至于“毛边”与否,最多算是附着在装帧之下的个人选择——这种选择,对一些人来说有意义,对一些人来说无意义。归根结底,实际上确实没啥意义!(www.xing528.com)
新换办公室,自八楼升至廿楼,虽面积更为逼仄,视野则开阔多矣,惜余有恐高之症,弥望易致眩晕。心中偶有所感,仍缀以打油之什以收官:
秋云秋月两凭之,节近团圆动客思。
辽水风霜新入梦,高轩独坐改参差。
2017年9月28日草于沽上恐高轩
(载于《参差》第5期,2017年10月23日印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