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王给沈发网信(4日17:55):
文冲先生道席:
日前电话洽商,刊名问题达成一致,心中甚是快慰。《参差》集字,未知进展如何?因拟将其刻入“问津十景”藏书票中,故发此信催问。另封面设计,也需要一些时间,希望能出点彩儿。读书年会定在五月下旬,届时我想一定要推出来。
振良于甲午岁阑立春之日
2月5日,王收到沈网信(5日00:30)并《参差》刊名集字:
振良先生著席:
忙得几天没开电脑了,今夜开机恰拜读今日午间大札,甚慰!
《参差》这刊名,我也曾朝此方向想过,就是抛开毛边二字,却未及再去深想,不料想您的刊名从电话中就来了,所以就能一拍即合矣!
周作人中后期的字,实际比鲁迅的更耐看,可惜找不出;前期的找得了,并且还是写在一起的,只是不够好看,不知您看了,以为如何?
鲁迅的“参差”二字是集得的,二字放一块,几乎看不出是集的,惟第二字上端的两点,与纸上的影格线条稍有重叠,须修一下,您就费心了!
我本月中旬起会有些时间,可以重新着手这一块的事情了。有什么考虑随时联系吧!谢谢您的积极促成与鼎力支持。
匆此。即请
编安
沈文冲叩上
甲午冬月立春日之夜
王复沈云(5日10:09):
文冲先生尊览:
《参差》刊名集字收到,仍以鲁迅所书为上选。周字尚不成熟,且有汉奸之名,恐给人以攻击口实。修版的活儿简单,交设计者处理就行。
昨有一事忘记,就是请将“爱毛边”英文示下,以便统一考虑封面设计效果。
我未学过英语,身边精通的人虽多,但都不喜毛边书,我怕在语汇选择上出偏差。
余不赘言。匆此恭祝
撰祺
振良拜上
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
2月6日,王收到沈网信(5日21:07):
振良先生如晤:
刊名即用迅翁字吧,以后如果有机会集得知堂好看的参差二字,或偶尔用一下似也未尝不可。毕竟其十几卷的文集以及译文集,相关部门也都让其出了。
英文刊名已成,是:Uncut-bookLover,意译就是“爱毛边”,但若直译,则为“爱好毛边书的人”,或“毛边书爱好者”。中文刊名拼音,是CenCi。
匆此。即请
编安(www.xing528.com)
沈文冲顿首
2.5夜/2015
王以忙乱不堪未复。2月7日,王又收到沈网信(6日23:43),内容与5日全同,王乃复沈云(7日13:49):
沈先生大鉴:
英文刊名译法昨已收悉。我即找人着手设计,估计春节后可见初稿,届时再发您批评。
振良
二〇一五年二月六日
2月10日,王收沈网信(7日16:11)及《参差》封面草图。信云:
振良先生如晤:
封面找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帮忙设计,是最好的事情。
我的想法是尽量简洁,避免冗繁,所谓“美就是去掉一切多余”!当然,这个观念也未免偏颇。
我设想了一下,每期封面用一帧早期的鲁迅木刻头像,每期换一幅不同的(我这儿有),刊名及拼音名、卷期、时间排在封面右侧,再下边左右两栏为目次。当然,还可以在最下面加一行稍大一点的字,诸如“倡导阅读,崇尚书香”的主旨词。草图附后,供设计参阅。
尊编《沽上文谭》等三包邮件八种九册昨已妥收,感谢之至!看来这还仅仅是先生宏大计划的一个开端而已!
祝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越做越成功!
匆复。即请
编安
沈文冲鞠躬
2.7午后/2015
此信王大约未复。
3月11日,沈日记云:“午后与严晓星兄通电话,拟王振良兄和我为编委外,邀他为《参差》编委,又议定邀董宁文兄为编委。另,拟请姜德明、钟叔河、王世家、陈子善、谭宗远、龚明德、王稼句、卢礼阳、徐雁等为《参差》顾问。下午致长沙钟叔河先生信并寄出,诚请先生能为小刊《参差》撰一短篇诗文。夜给香港《大公报》驻江苏办事处首席记者陈旻女士发信息,拙编小刊《参差》拟转载她发表在2008年12月31日《大公报·大公园》的散文《‘耳鬓厮磨’毛边书》。”
3月14日,沈收到上海陈子善先生网信和其为《参差》所撰文章《我收藏的毛边本·〈溪流集〉》。陈信云:“沈兄:小文发给你,请查收并审正。以后可以不定期为《参差》写,一篇写一本或二三本不等。子善上。”
3月22日,沈收到苏州王稼句先生为《参差》所撰文章《佳人参差》。
3月25日,王在长江道百饺园请唐文权吃饭,促其完成《参差》标志及封面设计。为了《参差》如期面世,一方面王在天津为刊名设计及印制费用等事务奔走忙碌,另一方面沈在南通为刊物约稿与邀约编委、顾问做着筹划。最初所拟的顾问名单大致有:姜德明、钟叔河、王世家、李高信、陈学勇、陈子善、谭宗远、龚明德、王稼句、卢礼阳、徐雁、朱国强等。名单中的前三位先生,后陆续回复沈,明确表示不要将其名字列入顾问名单中。
3月13日,沈给北京谭宗远先生发信息:“谭先生:新春好!近承诸多师友怂恿,我拟编一传扬毛边书文化的内部读书小刊,定名为《参差》,本月底拟缴天津问津书院王振良兄付排刊印,诚请您和姜德明、王世家、陈学勇、陈子善、王稼句、徐雁等八九位为小刊顾问,请能允应从命多多指教为荷!沈文冲叩上。”14日,沈得谭回复:“文冲兄:《参差》的名字太绝了!我虽自知不够格,但能附骥尾,忝列顾问,自然乐意。谢谢老兄抬爱!宗远。”与此同时,沈给丁景唐(请韦泱先生代达)、陈子善、陈学勇、王稼句、龚明德、卢礼阳、徐雁、朱国强等师友先后发出了邀约列名小刊顾问的信息,都很快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3月13日,沈给苏州王稼句发信息:“稼句先生:新春好!拙编小刊《参差》拟于本月底缴天津问津书院振良兄付排刊印,诚邀您和姜德明、王世家陈子善、龚明德、徐雁等八九人为顾问,请能允命为荷!此外,您的大作,不必长篇巨制,短文点到为止可矣!三五百字、千儿八百均无不可,期待期待!先此叩谢!沈文冲上。”稼句兄回复“拙稿当按时限奉上”,并允列入小刊顾问名单。
3月13日(18:31),沈收到成都龚明德教授发来的网信并所约给《参差》撰写的文章《硬面精装书的毛边尝试两例》,信云:“文冲:赶写了一则小文,你有我文中说到的两种毛边书吗?没有,我立即快件给你递过来。祝贺大编早日问世!龚明德。”
3月25日,沈给西安李高信先生发手机信息:“李先生惠鉴:小刊《参差》拟于本月底交付天津《今晚报》王振良先生排版,并由他主持的问津书院印制,拟诚邀您能屈尊列名小刊顾问名单,余为姜德明、王世家、陈学勇、陈子善、谭宗远、龚明德、王稼句、卢礼阳、徐雁等师友,如蒙允应,则幸甚矣!沈文冲鞠躬。”得到李先生的回复是:“谢谢盛情雅意。”
3月31日,沈收到北京姜德明先生本月复信(是信所署日期只有年月,有意思的是还见不到寄发或到达的邮戳)云:“约我列名顾问,实不敢当。特别是我已公开发表过一篇《退出毛边党》,如果再当顾问则太不严肃,望能体谅我的困难。我当然并不反对毛边书,如果有合适的题目,写了文章,会来投稿的。再一次向你致歉,万勿把我的名字列入顾问名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