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基为康熙时人,生平不详。是书共十八卷,也是把编年体的《左传》内容按照各个诸侯国归类,再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与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和张问达的《左传分国纪事本末》体例相似。关于该书编写的初衷,曹氏在其卷首的序言中说:“第《左氏》原本以事系日,后先悬隔,检括殊苦其烦。因仿《国语》之例,分国类叙,联络首尾,而仍不失编年之旧,以便披览。”[8]作者生于清初,治学仍旧带有宋人治《春秋》的烙印,他毫不讳言地认为治《春秋》应“合三家所长,务以通经为主,庶几知所轻重”。作者的《左传》观与毛奇龄也有相似之处,他认为《左传》言礼处最详最慎,“谓《左传》为左氏之礼书也亦可”[9]。
该书的体例是,把春秋时期的诸侯包括周王朝在内,按卷分成周、鲁、郑、卫、齐、宋、秦、晋、楚、吴、越,第十八卷则把曹、蔡、邾等小国编为一卷。把见于《左传》的各诸侯国材料分类归纳,按照时间的先后编排一起,与《国语》体例相似。在正文的书眉处有时作者用小字标出经文,可以做该事件始末的标题。在需要评价时,作者便引用《公》《谷》的议论,来阐发某一事件的褒贬观。如解释经隐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条下:“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不祀泰山也。……桓公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曹氏用双行小字解释有关郑、鲁两国祊、许田的来历,并涉及有关礼制等问题。在该段文字上方用小字标出“鲁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可视为郑、鲁两国易祊田的具体时间记载。
对于鲁、郑两国私自交换田地的事情,《左传》并没有直接评价。但鲁、郑两国蔑视周天子权威,不经天子同意,私下交换田地,曹氏引《谷梁传》的议论:“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用见鲁之不朝于周,而郑之不祭泰山也。”[10]有时,《左传》解释经文中的一件事,文字很简短,如昭公十九年,许悼公生病饮太子止所进的药而死,太子因此出逃晋国之事件,《左传》仅用十九字,而曹氏引《公》《谷》二家的议论多达一百四十九字,反复从伦理纲常方面阐发微言大义。(www.xing528.com)
总之,该书把《左传》的史料按照各个诸侯国的顺序重新排列,以国统事,以事系日,条理清楚,使人免去翻阅之苦,方便初学者。另外,曹氏对有关需要注释的名物制度等也简单出注,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其文化内涵。不过,曹氏仍旧没能够摆脱以传解经的路子,大量地引用《公》《谷》传文,使该书还带有浓厚的说教风格,而不是纯正的史传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