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左传》学研究:俞樾的《群经平议》

清代《左传》学研究:俞樾的《群经平议》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书的确也是沿着上述所说的治学诀窍来考证《左传》文字的。另外,俞樾不仅考证《左传》文字的通假,纠驳杜注之失,对本朝有关大学者所校勘的成果的失误也敢于否定,表现出严谨而深厚的考据学素养。由于俞樾精通小学,擅长考据,所以该书中的许多考证性结论可以说有理有据的,其对传文文字的考校也是可信的。

清代《左传》学研究:俞樾的《群经平议》

该书共三十五卷,其中《左传平议》的内容占三卷。作为清代考据学殿军人物,俞樾精通考据学,尤其信崇“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得此三者以治经,则思过半矣”的治学理念[17]。该书的确也是沿着上述所说的治学诀窍来考证《左传》文字的。在纠驳杜注孔疏的同时,也有大量的通过理校加考证的方法辨证《左传》的文字成果,如“义”通“仪”,隐三年“君义臣行”条,俞氏认为,“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他又据文义分析说:“君义臣行,言君仪度于上,臣奉行于下也。”这样就否定了杜注的“臣行君之义”的注释了。又如“共”与“洪”通,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条,俞樾认为该处的“共”应为“洪”的假借字。他考证曰:“《尔雅·释诂》:‘洪,大也。’德之洪也犹曰德之大也。下文曰:‘侈,恶之大也’。洪与大文异而义同。下文又曰:‘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犹云有大德也。……洪从共声,故即假共为之。《尚书大传》‘维时供祀六沴’。郑注曰:‘供谓大也。’供亦洪之假字也。”

另外,俞樾不仅考证《左传》文字的通假,纠驳杜注之失,对本朝有关大学者所校勘的成果的失误也敢于否定,表现出严谨而深厚的考据学素养。如昭元年“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其中的“溢”字,宋淳熙本断定为是“益”的误字,但阮元的《校勘记》却否定之。俞樾考证道:“上言滋侈,此言益尤,文义一律。”俞氏考定“尤”字的含义为“甚”,最后他说:“益尤,犹言滋甚耳。当从淳熙本作‘益’为正。”(www.xing528.com)

由于俞樾精通小学,擅长考据,所以该书中的许多考证性结论可以说有理有据的,其对传文文字的考校也是可信的。但由于俞氏的理校成分太多,若是没有大量的史料佐证来支撑其说,有的文字方面的校勘结论还是令人怀疑的。如昭公三十一年传“不为义疚”中的“义”,俞樾认为与“威”通假,虽然其也引用《晋语》等史料来证成其说,但“义”与“威”之古音相差很大,所以该处的校勘结论令人怀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