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传》伪作说的辩驳与清代学成就研究

《左传》伪作说的辩驳与清代学成就研究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师培反驳《左传》伪作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其《读左札记》中。刘师培从上述史料推定,早在西汉,《左传》虽没有《公羊》《谷梁》显盛,但却得到了这两家有关大师的承认了,足以说明《左传》的解经地位。四是刘师培广泛搜集成书于先秦的古籍中有关《左传》内容的征引情况,对刘逢禄的刘歆伪作说反驳最为有力。

《左传》伪作说的辩驳与清代学成就研究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别号左盦,江苏仪征人。刘师培家学渊源深厚,刘文淇是其曾祖父。刘氏一家四代都精于《春秋左氏传》,由刘文淇、其子毓崧、其孙寿曾等合力所著的《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掇拾贾、服、郑三君之旧注,上征刘歆、许慎之成说,下采顾炎武、惠栋、焦循及洪亮吉等论述,并加之著者(刘文淇)之按断,来疏通《左传》古注,书虽未完成,却已经蜚声学林。刘师培从小颖悟,在古学方面很年轻就有声望于学林了。另外,刘氏与章太炎蔡元培等交往,曾参与反满革命。

刘师培经学和小学功底扎实,学术著述丰富,有的著作完成于民国年代,这里一并论述之。在《左传》学研究方面,刘氏留下的主要著作有:《读左札记》(1905)、《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1910)、《春秋左氏传答问》(1912)、《春秋左氏传传例解略》(1913)、《春秋左氏传例略》(1916)。另有《春秋古经笺》和《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不知成书于何时。刘氏的《左盦集》(1909)中也有若干篇关于《左传》研究性学术成果。

刘师培反驳《左传》伪作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其《读左札记》中。针对刘逢禄等人所谓《左传》伪作的种种论说,刘师培主要从四个方面一一反驳:一是针对刘逢禄的《左氏春秋》与《晏子春秋》《铎氏春秋》为一类书,与《春秋》经文无关的论调。刘师培依据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中“予读古之《春秋》”,说明《左传》与《公羊传》不同,“古之《春秋》”在此就是指《左传》,而《公羊传》即为今文《春秋》。刘师培又从反面的角度反驳说:“《汉书·翟方进传》言方进授《春秋左氏传》,若以《晏子春秋》《铎氏春秋》例之,岂《晏子春秋》亦可称《春秋晏子传》,而《铎氏春秋》亦可称《春秋铎氏传》乎?以此知《左传》一书,与《春秋》经文相辅。”[36]二是刘师培运用操戈入室的攻驳方法,征引西汉今文学家承认《左传》为解《春秋》的观点,驳斥刘逢禄等论点还是很有分量的。如西汉《公羊学》派的《严氏春秋》曾引《孔子家语》里的《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又属于《谷梁》学家的刘向“素以《谷梁》义难《左传》”。刘师培从上述史料推定,早在西汉,《左传》虽没有《公羊》《谷梁》显盛,但却得到了这两家有关大师的承认了,足以说明《左传》的解经地位。三是刘师培征引《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的有关《左传》成书经过,以及其在西汉的传授源流,以及汉人桓谭《新论》等材料,证明《左传》早在刘歆以前就已流传,刘歆《左传》伪作说难以成立。四是刘师培广泛搜集成书于先秦的古籍中有关《左传》内容的征引情况,对刘逢禄的刘歆伪作说反驳最为有力。如:《韩非子》中多次引用《左氏》史料,并且又多为《左传》原文,如出自《内储说》中的《奸劫弑臣》《十过》《说林》等;《晏子以言告景公》则被收录于《外储说》中。刘师培还引用成书于西汉早期的《淮南子》中有关所征引的《左传》内容,反驳刘逢禄所谓《左传》在刘歆以前不显于世的论说。他举例:“如华周却赂、子罕辞玉咸,见于《精神训》篇。……《淮南》所言,悉本《左传》,则刘安传左氏之学,亲见左氏之书,彰彰明矣。故高诱注《淮南》,亦多引《左传》之语也。”另外,刘师培还利用成书于先秦的《吕览》多次引用《左传》内容的事实,虽然所征引的《左传》内容既有原文,又有变通,但明显多与《左传》相合。最后刘师培下结论说:“战国之时,虽去春秋之世未远,然所传之事,歧义甚多。惟《左氏》一书,本于百二十国宝书,记载较实,故战国学士大夫,莫不尊为信史。此《吕览》所以多引其文也。若谓周代之世,左氏之书,流传未普,则诸子百家,何以无不杂引其文哉?”[37]

另外,近人叶德辉对康氏治学态度和维新变法思想甚为不满,指出:“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欲删定六经,而先作《伪经考》,欲搅乱朝政,而又作《改制考》,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38]叶德辉只是痛恨康氏之作《伪经考》目的不纯,遗憾的是,他没有写出专门批驳其《左传》等伪作说的文章来。

以上反对《左传》伪作派的专著或者意见大多建立在《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汉书》等外部材料的基础上,而且多为古文学派一方的观点,至于《左传》真正成书的时间还是难以确定。由于史料有限,《左传》文本的内证不足以回答这个令人责难的问题,所以,以后仍有不少学者前赴后继,在《左传》内外证方面,甚至从《左传》内容有关《周易》预测、语法文字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在否定《左传》的伪作说方面,倒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注释】

[1](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页。

[2](清)刘承宽:《先府君行述》,《刘礼部集》附,道光十年刻本。

[3](清)刘逢禄:《春秋论上》,《刘礼部集》卷三,道光十年刻本。

[4](唐)房玄龄等:《晋书·王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5](清)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卷一,《皇清经解》本。

[6](清)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卷一,《皇清经解》本。

[7](清)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卷二,《皇清经解》本。

[8](清)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卷二,《皇清经解》本。

[9](清)皮锡瑞:《经学通论》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1页。

[10](清)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1](清)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5页。

[12](清)皮锡瑞:《经学通论》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1页。

[13](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版,第79页。

[14](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导言,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页。

[16](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3页。

[17](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3-124页。(www.xing528.com)

[18](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40页。

[19](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7页。

[20]李耀仙:《廖平经学思想述评》之代序,《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

[21](清)廖平:《春秋左传古义凡例五十则》,《新订六译馆丛书》,存古书局,1921年版。

[22](清)廖平:《今古学考》,《廖平学术论著选集》,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82页。

[23](清)廖平:《春秋左传古义凡例五十则》,《新订六译馆丛书》,存古书局,1921年版。

[24](清)廖平:《春秋左传古义凡例五十则》,《新订六译馆丛书》,存古书局,1921年版。

[25](清)廖平:《春秋古经左氏说后义补证凡例》,《新订六译馆丛书》,存古书局,1921年版。

[26](清)朱一新:《朱侍御答康长孺书》,《康有为全集》(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7](清)朱一新:《朱侍御答康长孺书第三书》,《康有为全集》(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8](清)朱一新:《朱侍御答康长孺书第三书》,《康有为全集》(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9](清)朱一新:《朱侍御答康长孺书》,《康有为全集》(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0](清)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1](清)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2](清)章太炎:《致谭献书》(光绪二十二年新正),《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33]姜义华:《春秋左传读校点说明》,《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34](清)章太炎:《春秋左传读叙录》,《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27页。

[35]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36]钱钟书:《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之《读左札记》,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4页。

[37](清)刘师培:《读左札记》《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0页。

[38](清)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瑞黄郁文两生书》,《翼教丛编》卷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