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大海啊故乡,大海啊故乡,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这首《大海啊,故乡》,对于每一个大连人来说,也许有着无法言表的深深情感,无论何时,轻吟起这优美的旋律,都会有一股暖流萦绕心中。
孙树成回忆说,当年的傅家庄真的是块宝地,不但山上的地里种什么长什么,大海更是一块宝藏:海菜、紫菜、裙带菜、海参、海螺、蚬子、刀鱼、蟹子等应有尽有。说起当年捕捞螃蟹的情景,孙树成记忆犹新:那时候每天早上四五点钟,他就提着一盏瓦斯灯来到海边,螃蟹仿佛是喜欢亮光似的,一会儿的工夫,就会有一群大肥螃蟹游到跟前,用网一捞就是十几个,全是拳头大的赤甲红,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当年孙树成老人家的附近,曾经住着一个会俄文的毕姓老头,毕老头几乎每天早上都去海边捕赤甲红和花盖蟹,捞够了就拿出来摆在道边卖。当时正值苏军驻扎大连期间,经常会有苏联人想买,毕老头虽然会说一点儿俄文,却不会说“螃蟹”这个词,只记得俄语里的“走”叫“巴以叫姆”,他转念一想,螃蟹不就是横着走的吗,于是就中俄一混搭,给螃蟹起了个洋名叫“横的巴以叫姆”,这么一说,苏联人居然也都能听懂,买卖自然也就做成了。(www.xing528.com)
那时的傅家庄捕鱼也很容易。“我家当时的邻居有个会捕鱼的大爷,我十几岁时他经常带我去小傅家庄,那会儿还叫泥滩,去网捕带鱼。我们用‘听鲅鱼’(河豚)白嫩的肚皮肉作饵,带鱼一见便乖乖地来‘报到’,几乎一小时就有200来斤,每条都有七八公分宽。”但是孙树成也说道,抓带鱼也是有诀窍的,“要抓带鱼的脖子,这样它才能老实,我以前不懂,老是抓鱼尾,结果带鱼转头就反咬一口,这都是没经验啊。”
对于像孙树成这样的老大连人来说,傅家庄曾经的这片富庶的海是他们心中的沉沉美梦,美得不愿醒来。
1953年前后,偏僻的傅家庄突然热闹了起来,空军疗养院、八一疗养院、煤矿疗养院、造船疗养院、工业局疗养院等五大疗养院陆续建成,这里开始成为大连市的主要疗养区。1980年,市政府又建起了傅家庄公园,成为大连海滨风景区的一部分。这一景区自然景观别具特色,东西为高坡地,中间为开阔海滩,东、西大连岛与海岸相望,形成了海、山、岛、礁、滩的多维空间,风景秀丽多姿。
和很多老大连人一样,孙树成对于大海有着深深的故乡情结。“从小学时候班主任带领我们到海里游泳、嬉水开始,我就和海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当艺校校长时,带着艺校去过十几个国家演出。无论到哪一个国家,如果我们要唱一首歌,一定会唱《大海啊,故乡》。而每唱这首歌时,我的眼前浮现出的唯一画面就是傅家庄的海,那种远山近景融为一体,海、山、岛、礁、滩互为相依的美妙,令人心驰神往。它也是我永远的故乡。”
其实,不止是孙树成,对于很多大连人来说,傅家庄也是他们心中的海之故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