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这里是指室内设计的派别。现代室内设计从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分为多种流派,主要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风格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饰艺术派等。
(一)高技派
高技派(又称重技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它们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倾向于表现高度工业技术,在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着重开发利用和展现科学现代化要素,尤其侧重于先进的计算机、宇宙空间和工业领域中的自动化技术,以便从这些领域学到先进技术,从这些领域的产品中寻求新的美感。高技派的常用手法是使用高强钢材、硬铝和增强塑料等新型、轻质、高强材料,故意暴露管线和结构,提倡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构成高效、灵活、拆装方便的体系。高技派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著名作品有法国巴黎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及中国香港的中国银行等。
(二)光亮派
光亮派(又称银色派)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思潮,属晚期现代主义中的极少主义派的演变。它在室内设计中注重新材料的光亮效果及现代加工工艺的精密细致,往往大量采用各种类型玻璃、不锈钢、磨光的石材等作为装饰面材。常使用投射、折射等各类新型光源和灯具,在镜面和金属材料的烘托下,形成光彩照人、绚丽夺目的室内效果。该派别的室内设计在简洁明快的空间中展示了现代材料和现代加工技术的高精度,传递着时代精神。代表作品有西萨·佩里设计的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
(三)白色派
白色派的室内朴实无华,室内各界面以及家具等常以白色为基调,简洁明确。如美国建筑师R.迈耶设计的史密斯住宅及其室内即属此例。R.迈耶白色派的室内并不仅仅停留在简化装饰、选用白色等表面处理上,而是具有更为深层的构思内涵,设计师在室内环境设计时,综合考虑了室内活动着的人以及透过门窗可见的变化着的室外景物,由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环境只是一种活动场所的“背景”,从而在装饰造型和用色上不做过多渲染。
(四)新洛可可派
洛可可原为18世纪盛行于欧洲宫廷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以精细轻巧和繁复的雕饰为特征,新洛可可仰承了洛可可繁复的装饰特点,但装饰造型的“载体”和加工技术却运用现代新型装饰材料和现代工艺手段,从而具有华丽而略显浪漫,传统仍不失有时代气息的装饰氛围。
(五)风格派(www.xing528.com)
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荷兰的风格派是一支强调“纯造型表现”,要求“从传统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艺术”的艺术流派。建筑与室内环境都基于抽象的几何形体,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采用穿插统一的构成手法。色彩配置经常采用红、黄、蓝三原色或黑、白、灰。屋顶、墙面的凹凸以及强烈的色彩强调了风格派个性化的设计。
(六)超现实派
超现实派追求所谓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在室内布置中常采用异常的空间组织,曲面或具有流动线形的界面,浓重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光影,造型奇特的家具与设备,有时还以现代绘画或雕塑来烘托超现实的室内环境气氛。超现实派的室内环境较为适应具有视觉形象特殊要求的某些展示或娱乐的室内空间。
(七)解构主义派
解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贾奎斯-德里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哲学观点,是对当时的正统原则与标准(建筑界是指现代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和批判。该派建筑及室内设计的特点是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打破,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空间和形态,重视结构的基本部件,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个体的充分表达。作为后现代的一种设计探索形式,其代表作品有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等。
(八)装饰艺术派
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装饰艺术博览会标志着装饰艺术派的诞生。装饰艺术派的特征是欣赏性强,造型上有一定程度的夸张变形,并呈图案化趋向,色彩上多重视平面空间的对比关系。
装饰艺术派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善于运用多层次的几何线形及图案,重点装饰建筑内外门窗线脚、檐口及建筑腰线、顶角线等部位。近年来一些宾馆和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出于对装饰时代气息和文化的内涵考虑,常在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对细部饰以装饰艺术派的图案和纹样。
当前是从工业社会逐渐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过渡的时候,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物质功能之外,更注重对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室内设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产生和变换,既是建筑艺术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必将极大地丰富人们与之朝夕相处活动于其间时的精神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