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住区道路系统构成
国内居住区规模按居住级别分类,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个级别,分级依据按居住户数及人口规模确定。通常来讲,组团为居住级别最小单元,多个组团即可构成小区,多个小区便可构成居住区。
居住区道路系统与居住级别相对应,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按使用用途及道路宽度确定。
(二)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目的
居住区道路系统主要是在满足居住区人车分流、动静分区的情况下,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满足居民活动交通(出行、购物等)、确保居民生活环境品质(卫生、舒适、休闲)、生命安全(救护、消防等),而提出的交通组织,使道路能够发挥多重功能,让车辆通行,同时也能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品质及安全。
(三)居住区道路系统设计方法
居住区道路系统设计方法主要应从其适用性和安全性两方面设计。
1.居住区道路系统适用性设计方法
(1)居住区级道路设计,主要考虑城市公共交通的引入,满足公共电、汽车的通行,便于居住区内部人群出行。通常,道路两侧会分别设置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以及行道树和花卉等景观绿地。道路宽度一般为30米左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采用混行方式。(www.xing528.com)
(2)小区级道路设计,主要考虑非机动车与人行交通,兼顾居住区内住户车辆必要通行及消防等需求,不引入公共交通。一般也采用人车混行方式。在不考虑居住区内供热管线等敷设情况下,一般道路总宽度设为9米即可,即车行道的最小宽度为6米,两侧各安排一条宽度为1.5米的人行路。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看,小区路设置要考虑与组团之间的关系,通常有并联式和串联式。并联式是小区路自组团外绕行,同时作为组团界限;各个组团出入口与小区路挂接,形成并联组团。串联式则是小区路穿越出入口首尾相接的多个组团,再与上一级路网挂接,各个组团形成串联。大多数小区规划常采用并联式,这种方式便于各个组团分期建设和分别进行门禁管理。串联式道路在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如项目用地地幅广阔,且每个组团不能容纳足够多的住户来支持组团自己的商业时,路网规划可采取串联式,旨在吸引其他组团的居民相互增加人气。
(3)组团级道路设计,主要考虑进出组团的功能需求。一般考虑自行车和人行,兼顾机动车出入,路面为人车混行方式。组团道路在功能上应起到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和服务车辆正常通行的作用,住户希望下车地点与住所之间建立方便的通达关系。
组团级道路系统的不同选择会对居住产品价值产生影响。高层住宅组团道路常采取外围式(满足消防要求、车库出入口连接的底限),使楼宇的内侧形成完整的景观用地。停车地点与住所之间实质性的连接在地下空间解决,利用地库对风雨侵袭的庇护削弱二者之间的距离感。即使不能以一圈外围道路解决上述事务的多层住宅组团,车行道路也应尽量与景观系统分离(与步行线路不并行布置)。从土地利用效率的角度,机动车与步行线路并行的道路需要更宽的建筑间距,降低了土地使用效率。低层别墅类产品由于人口密度低也不很在意是否实施人车分流,基本采取进入式的组团道路。但也有一些低层项目中,专门以大面积的景观绿化作为卖点,所以不惜提高成本将道路整体移至地下,让私家车通过地下的道路进入各住宅对应地下室的车库。
(4)宅间小路设计,主要考虑自行车及人行交通,供居民出入并满足救护、搬运家具、清运垃圾等需求,是进出住宅的最末一级道路。道路宽度一般为2.5~3米。
2.居住区道路系统安全性设计方法
目前,在道路安全性方面提及较多的是“交通净化”。交通净化最早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到了20世纪70年代,交通净化理念已经遍及了整个欧洲。由于各地区、国家的发展程度、人口规模及居住方式不同,在整个交通净化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对其称谓和定义也略有不同,比如德国称之为“交通抑制”,日本称之为“人车共存道路”等。究其主要内含而言,就是通过一些道路设计方法,运用以人为本的观念,创造安全的道路交通及人居环境。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多以人车混行方式出现,存在交通事故隐患,为了尽可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出现,主要是在道路交通组织上采取速度控制措施和交通量控制措施来提高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安全性,达到交通净化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