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式神庙空间单一,集圣室、前厅、门厅于一体,普遍为湿婆神庙,单一的空间是湿婆神的住所。对称式神殿位于高大的台基上,有台阶连接圣室与地面;多层金字塔形屋顶位于圣室中央正上方,向上逐层内收,形成塔状;集中式构图凸显庄严肃穆感,柱头、山花墙及三叶券内常雕刻丰富的图案。
(1)琣垭神庙
琣垭神庙(Payar Temple)距离阿瓦提普尔市有20公里,位于琣垭(Payar)小村落中,是克什米尔印度教建筑风格的浓缩版。整体结构保存得比较完整(图3-14),它也是克什米尔其他已损坏建筑的复原参考对象。神庙建于11世纪[28],主要供奉湿婆神,圣室中央放置林迦和尤尼[29]的结合物。
图3-15 琣垭神庙平面图
神庙高6.4米,坐西朝东,正方形平面,集中式构图,空间单一。基座造型简洁,尺度相对神庙比例较大,圣室四边各设一门向外开敞,但只有东面的门口设置台阶通向地面(图3-15)。四面的门为矩形,两边装饰双壁柱。内部的壁柱上方托起三叶拱券,柱头有神牛南迪[30]的雕刻。外部壁柱相对于内部壁柱的尺寸较大,柱头刻有一对叶状长尾鹅,上方升起三角形山形墙。
屋顶采用重檐金字塔形,在中间檐口交替排列花纹与竖条纹。上层屋顶四面的中央位置各有一个老虎窗,在神庙中起装饰作用。老虎窗样式与门洞相似,只是圆拱券代替了三叶拱券,两边壁柱上立有三角形山墙,山墙与拱券间雕刻花卉。屋顶顶部有阿摩洛迦(Amalaka)的圆饼形醋栗状盖石压顶,常见于北印度神庙的屋顶。
神庙四面门洞上方三叶券内雕刻湿婆的不同画像,集温柔相、舞王相、恐怖相、三面相于门洞上方。东侧门口与三叶券间刻有湿婆像,湿婆盘腿坐在树冠下的宝座上,两边各有一个坐势的出家人,采用欧式雕刻方式,双腿自然下垂,展现了湿婆的温柔面相;西面门口的浮雕展现了正在热舞中的六手臂湿婆形象,上面两支手臂手持方巾高举在空中,中间两只手在胸前作手势状,最左下方的手持有鲜花,右下方的手持有三叉戟,构成湿婆的典型姿态(图3-16)。湿婆组图左下角的演奏手在演奏弦乐器,右下角有击鼓伴奏者,共同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南侧的浮雕展示了湿婆怒火中追逐人类的画面,人类在恳求他的原谅;北侧的浮雕展示了三头湿婆盘腿坐在枝编状的基座上,雕像中的湿婆只有两个手臂,穿婆罗门衣服,在他的左下方坐着他的妻子帕尔瓦蒂(Parvati),其余三个比较瘦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苦行者(图3-17)。除了这些精美的雕刻外,在神殿转角的上方有丰富的植物浮雕,檐口处有一圈花纹雕刻。
上层构造仅用了十块石材建造,圣室内部为宽2.43米的方形空间,内部墙体比较平滑,装饰很少,屋顶内部被雕琢成圆顶天花,圆顶中央饰有莲花浅雕,下方刻有三条平滑细带和串珠状线圈[31]。在拱肩处刻有飞翔状的人物形象,拉长的胳膊似乎要托住圆顶,圆顶支撑在饰有六条直线的檐口上(图3-18)。
(2)潘卓珊神庙
潘卓珊神庙形制与琣垭神庙相似,也是单体建筑,位于安南塔那加市,距离斯利那加市5 600米左右。该神庙建于1135年,由扎亚希姆哈(Jayasimha)的将军瑞哈纳(Rilhana)建设,也是一座湿婆神庙,在基地周边可以看到晚期婆罗门的雕刻。
神殿外部为宽5.33米的方形平面,并筑有凸出的壁柱,神殿四面向外开敞,属于曼德帕(Mandapa)形制。曼德帕在大型印度教神庙中属于柱厅部分,是连接圣室的过渡空间,象征着神灵巡行宇宙的坐骑,通常是整个神庙中最大的空间,是信徒们集会礼拜的场所[32],在这里用于放置象征湿婆的林迦、尤尼。神庙入口在西侧,有台阶通向院落,南北向设置相似的入口,东侧有矩形窗。方壁柱在设计上有突破点,放弃那个时期常见的半露矩形壁柱。这里的方壁柱脱离了墙体,独自支撑门廊上方的三角形山墙,创造了更多的光影关系,丰富了空间(图3-19)。
图3-16 六臂湿婆像
3-17 三头湿婆盘坐像
图3-18 琣垭神庙室内圆顶(www.xing528.com)
常见于印度教神庙前的水池被移到基座下方,基座在大部分时间内处在泉水中,体现了对水的崇敬。神殿墙体下方有一圈雕刻着神像的束带层,在克什米尔比较少见。矩形门框上方刻有三叶拱券和山墙,门外侧设有壁柱,小壁柱起到装饰作用,上方有三叶拱,外部的方形壁柱支撑上方的三角形山墙,共同围合出门廊空间(图3-20)。屋顶仍然是金字塔形,中间的齿状装饰带将屋顶水平分为两部分,原来应该有三部分,最上面的金字塔尖顶已不存在。在上层屋顶上装饰四个三叶拱券状的老虎窗,在木构建筑中用于通风,在石质的神庙中是封闭状态,起到装饰作用。犍陀罗建筑中也有类似的壁龛,这再次证实了克什米尔谷地印度教建筑受犍陀罗风格的影响。
圣室内的墙体装饰很少,但是天花装饰得很精美细致(图3-21)。它是克什米尔境内保存最完整的石刻,由9块石头组成,按照3个重叠的方形排列,形成8个三角形区域。每个区域都附有雕刻,在最下方的三角形区域展示了面对面飞翔的一对药叉(Yaksha)。他们双手持有花环,花环在他们的身体间飘动,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中间的每个三角形区域都刻画了单个药叉的形象,右腿蜷曲,左腿向外展开作飞翔状,右手拿圆盘,左手持莲梗,左手臂的下方有飘动的帷幔。最上方的方形石板中央刻有盛开的莲花,莲花被串珠状的线圈环绕,周边四个角分别有飞舞的人物形象。整个天花组图被刻画得精美细致,人物表情丰富,动作轻盈。圣室内部铺设石块,中央有2.1米宽的方形基座,应该是放置神像的基座[33]。
图3-19 潘卓珊神庙平面图
图3-20 潘卓珊神庙西立面图
(3)单体式神庙空间设计
单体式神庙只有圣室空间,空间比较单一,具有明显的集中式构图。朝拜者通常沿圣室顺时针绕行,瞻仰神像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宗教觉悟。之所以采用顺时针方向绕行,是为了与太阳从东到西的行进轨迹保持一致,使得神像始终位于信徒的右侧[34]。
圣室用于放置神像,寓意了宇宙和生命的胚胎,一般位于大型印度教神庙最私密的空间中,内部平整光滑,四面为厚重的墙体,在克什米尔谷地的单体神庙中四面开敞。圣室平面为方形,来源于印度教的曼陀罗图形,曼陀罗在宗教中寓意含藏宇宙本体,有方形、圆形和方圆相接等多种图形。不同于中国的“天圆地方”原则,印度崇尚“天方地圆”。方形的曼陀罗代表了精神与永恒,是印度教神庙中常见的圣室平面类型(图3-22)。
图3-21 潘卓珊神庙天花
图3-22 源于曼陀罗图形的圣室
神庙外部自下而上采用三段式,底部基座为方形或者是十字形,运用简洁的枭混线条划分;中间为殿身,结合三叶拱券门窗、壁柱和三角形山墙形成阴影关系;上方为多重坡屋顶,层层内收,形成金字塔形,象征诸神居住的宇宙之山须弥山,位于圣室中心的林迦与弥庐山连成宇宙轴线(图3-23),寓意了无限的能力。圣室内部上方设有圆顶天花或者是方形天花,竖向宇宙轴线穿过天花中心,神庙的整体围绕圣室中心建设,神像位于纵横向的对称轴交叉点上。总而言之,单体式神庙集中式构图显著,不论横向还是竖向设计都凸显神像中心,严格按照曼陀罗思想建设。
图3-23 神庙中的宇宙轴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