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是学校的常规活动,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管理,一般分为决策层、管理层与执行层。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赖于教研组建设的加强。
1.高校教研活动的组织。一般情况下,高校教研活动管理的组织构成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学校教研的决策层。学校教研的决策层,即校长。校长是学校教研活动的最高行政领导,也是教研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主要管理职责为:组织规划教研活动;任免教学管理层面的主要负责人;指导和监督教研活动的实施;组织评价教研活动的质量;为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条件等。
(2)学校教研的管理层。教务处(教导处)协助校长具体管理学校各教研组、年级组的业务工作,是学校教研活动的直接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教研活动的学年规划和学期计划;组织和指导各学科教研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主持召开各学科教研组负责人会议;分析研究教学研究的发展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组织本校教师参加校外教学研究活动;为校长提供学校教学研究活动改革和发展的建议等。
(3)学校教研的执行层。教研组,全称“教学研究组”,是根据学科设置的教学研究单位,又叫学科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执行层。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学科的教师构成一个教研组,如语文学科组、数学学科组、英语学科组等。对于学科规模小、任教教师人数较少的学科,或者学科教师较少的学校,也可以由相近学科的教师组成联合性的教研组,如生化教研组、音美教研组等。教研组由一名比较优秀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比较大的教研组还会设一名副组长。在规模比较大的学校,教研组下面还会划分出一个小的二级组织——备课组,并设备课组长一名负责本小组的教学研究活动。
在教研组中,教研组长处于最高一级,直接对教导主任负责,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教学研究活动规划以及教务处的部署制订本教研组活动计划;组织实施本教研组教学研究工作;检查本教研组的教学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并向教务处汇报本教研组的教学研究结果等。副教研组长协助组长落实以上权责;各备课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负责执行教研组工作计划中所分派的任务;另一方面,负责制订本小组的活动计划,履行布置任务、检查反馈和总结工作的职能;组内教师则承担执行各级任务、完成各项指标的责任。
2.高校教研活动的管理。
(1)高校教研活动的工作计划。制订教研活动的工作计划,是学校教研管理的首要环节。教研计划是教研组根据自身发展规划,结合某一学期的教学和其他相关工作,为有效研究教学问题而制定的学术活动的预设和安排。它有助于教研组全体成员明确自己在某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和内容,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便于教研组长对教研活动进行检查和考核。
一份好的学期教研计划,主要包括以下要素:上一学期教研情况、本学期教研工作的总目标及子目标;本学期教研工作的基本要求;重要教研活动的安排(包括教研主题、应该准备的教研资料、活动的时间与地点、活动的主持人及主要参与者、活动的主要形式与程序、预期的结果等),教研活动需要的保证条件,教研活动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等。(www.xing528.com)
制订教研工作计划时,要注意四点:一是依据充分。教研组教研工作的计划,要依据教研组长远发展规划、教研组的实际情况等来制订,要承上启下,有连续性。二是重点突出。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内,要突出一个重点活动,用该活动重点带动一学期的教研活动。三是操作性强。学期教研计划要有具体的实施要求和措施。主要包含“六定”:定时、定点、定人、定主题、定质量、定措施。四是民主参与。教研工作计划要反映大家共同的心声和需求,让全体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为此应该善于设计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思考或行动的活动点,体现合作研究、平等分享的原则。
(2)高校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教研活动计划制订之后,就要组织实施。在实施教研计划时,首先要让教研组内的教师了解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与实施要求,使大家有充分的准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教研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教研组长要发挥好控制、协调等职能,保证教研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同时还要兼顾工作质量。对于教研计划中的重点活动,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学校领导等管理人员在教研组实施教研工作计划的过程中,也要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必须做到五点:一是活动实施之前要进行调研,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了解教师的基本需求。二是做好活动方案,设计好教师的可参与点。三是精心准备。教研活动预设的目标都是为活动过程中教师思想观点的现场“生成”服务的,因此,教师事先要做好准备。四是营造对话氛围,让教师在活动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并现场“生成”新思想。五是通过教研活动,让教师达成关于教学活动的共识,还要引领教师将这些共识转化为改进教学活动的行为策略。
(3)高校教研活动的检查。教研活动的检查是学校领导等管理人员或教研组自身了解教研工作计划实施情况,促进更好达成教研目标的一种管理手段,具有了解情况、监督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作用。
教研活动的检查形式多样。从时间上来讲,可以是某一个具体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分散检查、教研活动实施之后的集中检查,也可以是整个学期的教研工作结束之后的全面检查。从实施主体来讲,可以是教研组内的自查和互查、教务处从教学管理角度的检查,也可以是学校决策层或上级教学研究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研活动的专门检查。不同的检查方式具有不同的价值。
(4)高校教研活动的总结。总结是对教研组教研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全面、公正地评价,一般是在学期结束前或新学期开始之前实施,目的在于为下一个教研活动管理周期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教研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结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目的明确。总结是对教学研究活动及其管理工作的再认识,它可以明确教研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教研及其管理工作的普遍性知识,以有效地改进工作。二是围绕目标展开总结。总结应该以计划中设定的工作目标为工作绩效评价的标准和尺度,避免随意性。三是以检查为前提。检查中所获得的事实、数据和信息,是总结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总结中对教研工作做出公正的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四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并善于在总结中提升出理论。要运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学校的教研活动及其管理工作;总结时还要对大量分散、零碎的经验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并凝练出新的学术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