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管理的目标。教学管理的功能、任务是根据确定的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组织和协调教学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等,建立正常、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以保证教学过程的畅通,使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化、高效率与最优化,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教学管理的实质,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1)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中心。高校的管理工作,应当以教学管理工作为中心。教学管理直接服务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突出的地位,这都是由高等教育的功能和性质所决定的。
(2)教学管理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培养创新人才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力推进教学管理创新。这使得不断增强现代管理意识,更新教学管理理念,转变教学管理思想,改进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显得尤为迫切。
(3)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管理的本质是在高校这一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中,以教学子系统为研究管理对象,组织和运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获得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有效的管理来自于有效的组织。教学管理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的合理优化。一方面,应该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形成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起高效、灵活,并能创造性工作的教学管理系统,必须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形成教学管理的核心力量。
(4)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教学管理科学,是在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及其他有关学科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教学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功能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学问,其双重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2.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www.xing528.com)
(1)高度的统一性。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突出体现在政府有关部门对高校的统一管理上,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这种情况造成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统一性与单一性。从统一招生开始,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体系、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评定标准和统一的毕业证书,形成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统一模式。这种模式强化了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保证了教学的基本质量,但影响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活力,一定程度上也使教学管理丧失了个性和创造力。
(2)相对的封闭性。主要体现在:①学生的招生和分配限于学校和政府的封闭圈;②高效的专业设置审批程序是封闭的;③高校之间的各种学制与体系是封闭的,学生的转学、转系十分困难;④学生的专业较早限于高考时的选择;⑤高校是“小而全”的封闭体系型的“小社会”。封闭的教学管理使高校无法及时实现与社会之间的良好沟通与联系,从而影响其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强调教学管理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显得十分必要。
在教学管理机构方面,与教学管理相联系的许多工作,分别由多个部门多头管理。因此,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相互协调的问题就显得较为重要。即使在教学管理部门内部,也是教务、教材、学籍、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等部门林立,机构细分的结果,这使教学管理工作严重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
3.高校教学管理的系统。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是指高校遵循教学规律,在一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特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借助技术平台的支持,对学校接收到的外界投入、信息、教学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再经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将各种资源转化成教学产出,进而影响外部环境的系统。
其中,外界投入包括教育经费、硬软件设施、教师和学生,还有社会或个人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即外界需要高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其中又包括学问造诣、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期待。教学产出包括合格人才和目标协调两方面:合格的人才指的是高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要满足社区服务、企业或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协调指的是社会、组织、企业或单位等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因此需要教学管理者高瞻远瞩,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协调各方的利益和矛盾,果断舍弃不适合教学良性发展的投入,不断为高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