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一是在科学手段治理之下,工作人员需要将过去的知识整理汇总,并进行统计、分类,完成一份完整的操作规范与流程制度,帮助工人更好地完成日常工作。二是总结工作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替代以前的依靠经验的工作方法。三是更加精准地选择工人,开展相关的辅导工作,让其成长起来。这与过去让工人自主选择工作、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训练有很大区别。四是充分配合工人的工作,保证安排的工作内容都可以依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开展。五是将管理人员和工人的职责平均分配。管理人员要负责相比工人而言更擅长的工作内容,之前,管理人员是把大部分工作内容都分配给工人。
2.一般管理理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它包括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管理”是这六种活动中的一种,它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种要素构成。管理应当预见未来,预见性即使不是管理的全部,至少也是其中一个基本的部分。预见,既表示对未来的估计,也表示为未来做准备。因此,预见本身已经开始行动了。
计划工作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有多种体现方式。行动计划是把需要实现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所有方式、手段、过程等做出详细的记录。行动计划非常恰当地展示了所有的计划内容和安排。
组织包括有关组织结构、活动和相互关系的规章制度以及职工的招募、评价和训练等。一个组织的效率取决于其成员的素质和创造力,所以应特别强调对职工的选择、评价和训练,职工的地位越高,则对其的选择越应花费较多的时间。
指挥是使社会组织建立后发挥作用所做的努力。指挥权要分配给领导者,每个领导者都承担他自己单位的任务和职责。指挥的目的是使本单位中所有的职工都能做出较大的贡献。
协调是指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要和谐地配合,以便组织的经营能顺利地进行,并有利于组织取得成功。因此,要使每个部门的工作都与其他部门协调一致,要使各个部门清楚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使得各部门的计划经常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
控制是检验每一件事情是否同所拟订的计划、发出的指示和确定的原因相符的过程,其目的是发现、改正错误和防止重犯错误。
3.科层制理论。“科层制”理论阐述了一种依据理性思维设定的高产能、理想型的工作方式,其中对于团队工作分工和各个级别的设置是该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韦伯提出在高效的团队管理系统中,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需要把各个步骤都拆分成一项项基础的工作,然后将其分配给团队的每个成员。在这样精细的划分下,团队中的每一个流程都有固定的人员进行工作,团队中的工作人员之间并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影响工作,可以按照理想的规则开展工作。同时,团队要明确指定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范围,使得员工可以准确地执行任务。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高领导层相当于高级管理层,行政官员层相当于中级管理层,一般工作人员相当于基层管理层。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不仅强调了上述理论,而且归纳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是指组织中没有一个人应该接受来自多方面的命令,组织中的上级与下属要明确自己的权责范围,形成纵向的沟通渠道,以避免产生无人负责的现象。
(2)授权的原则。授权原则的含义是要在一个内容提出后,把最终的决策意见记录下来,便于在日常工作中准确地使用,并且要尽量安排员工独立完成,这可以使得高层的管理人员把有效的时间挪出来去完成更加重大和紧急的任务,专门负责和常规事务内容不同的事情。
(3)责权相符原则。责权相符原则的含义是需要将任务分配给下属员工去完成,并且给予其一定的权利,这样,被给予权利的员工会对此项工作担起责任,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让工作人员的职权和责任划分清晰。
(4)控制幅度的原则。控制幅度原则要求关注管理人员和其下属在数量层级上的关系,这关系到团队中的领导者和组成人员的基本组织架构。每一个管理人员负责的团队中的员工人数最好少于六人。这需要管理人员掌握对于幅度的定义,若下属人员的数量按照算数关系递增,那么需要的管理人员的数量也要呈几何关系递增。管理人员不需要对下属的人数制定固定的规则,而是要关注管理人员的个人特征及他和下属人员在地理位置的远近以及他的下属人员在完成工作时的稳定程度等。
4.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各种需要划分成五个层次,并按照其需要满足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www.xing528.com)
(1)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指人类对维持生存、延续生命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如对食物、水、住房等物质条件的需要。人们有关生理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最优先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人们为了规避危险和威胁等的需要。具体包括稳定、有依赖等方面的需要,如对人身保险、医疗保险、食品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需要。当生理需要满足时,人们就会追求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是指人们对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包括人们对朋友、亲人、团体、家庭等正式或非正式组织的位置期待等。当一个人的物质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相对的满足后会产生社交的需要,若一个人不被他人或集体接受,则将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精神压抑、心情郁闷等体验。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人们对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成就、名誉等外界对自我的尊重和自己对自我的尊重等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并能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的需要,包括他寻求最适宜的工作,发挥他的最大潜能,表现他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意志和特性等方面的需要。
虽然需要层次理论存在抽象地谈论人的需要等不科学的方面,但把人的需要分为不同层次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可供学校领导者借鉴的。学校领导者可以从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基本需要着手,逐步解决其他问题,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与潜能的开发,以及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例如,在学校管理中,可以通过改善学校的校舍、保险、工资待遇等物质条件,满足或基本满足教师和学生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的期待,通过营建良好的学校文化,增加晋职、奖励等机会,适应教师和学生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层次需要的期待。
5.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也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将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因素(如成就、赏识、工作本身、责任、提升、成长等)称为激励因素;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如政策和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工作条件、工资、与同级的关系、个人生活、与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称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所起的作用,只能预防疾病,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同样,在工作中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当保健因素改善后,职工的不满情绪会消除,但并不导致积极的后果,而只是处于一种既非满意,又非不满意的中性状态。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职工产生满意的、积极的效果。双因素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均能为解决学校的管理问题提供启迪。
6.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是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其从人本的观点出发,用试验的方法去探讨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对管理效率的影响,给学校管理者以新的启迪。由此可见,学校管理效率的提高,既不能单纯从学校组织的观点去设计,也不能完全用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去解决。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际关系理论的影响,部分学校领导者更加重视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开始探索民主管理的理念和学校管理的民主化问题,教师参与管理的理念和做法反映出在教育管理领域,学校领导者一定要意识到教职工和学生才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要重视教职工和学生的心理、社会等需要,注意教职工和学生的满意程度和内在动机,积极调动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因此,学校领导者应致力于: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为每个教职工的知识、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加强组织内部的团结,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改善学校内外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和组织的凝聚力;帮助教职工消除困惑和苦恼。
7.管理方格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虽然注意了人的社会属性,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但在对如何协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间的关系方面又表现得较为欠缺。因此,出现了专门研究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互关系的组织行为理论。其中,管理方格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管理方格理论认为,领导方式存在着“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种不同因素的结合,领导者应避免只关心一个方面的极端倾向。理论的启迪有相通之处,学校管理者在重视改善学校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可以创造条件。
8.当代管理理论。社会系统学派认为,“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iveness)”这两个词是有差异的。组织要想持续存在,有效性和效率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组织存在的时间越长,这两者的必要性就越发突出。组织的活力在于组织成员贡献力量的意愿,而这种意愿要求这样一种信念,即共同目标能够实现。如果在进行过程中发现目标无法实现,那么这种信念就会逐渐削弱并降到零,有效性就不复存在了,做出贡献的意愿也就随之消失。同时,意愿的持续性还取决于成员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如果这种满足不能超过个人所做出的牺牲,意愿也会消失,组织就没有效率;反之,如果个人的满足超过其牺牲,做出贡献的意愿就会持续下去,组织就富有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