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学校文化与其他组织文化一样具有传承性、共享性、动态性等共同之处,但同时又有着不同于其他组织文化的特殊之处。
(1)校园文化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鲜明性和目标的明确性。学校是一个育人机构,这就决定了学校文化的教育性。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文化的力量来感染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校向前发展。为此,学校文化应当围绕育人的目的来精心设计,使之蕴涵特定的愿景与明确的目标,从而传递对师生员工的期待并引导其言行举止,最终实现文化育人。
第二,内容的综合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学校文化必须在纵向上具有包容性、在横向上具有统合性,即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让师生培植根基、丰富底蕴、放眼世界、开阔视野。因此,学校文化不能只有课堂文化,它必然包含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例如制度文化,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规则、学生的一日常规、领导者的管理制度等;行为文化,包括学风、教风与校风;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建筑、雕塑等。
第三,吸收的选择性和释放的辐射性。学校文化应该是开放的,但基于学校本身的特殊性,它不可能对一切文化因素照单全收,必然要进行筛选、过滤、升华,以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又需要将它释放出来,以产生文化的影响力。学生是学校文化释放的首要对象,他们身上必然会留下学校文化的深刻烙印;教职员工也会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这使他们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人员;优质的学校文化还将进一步扩散到周边,对社会文化产生辐射作用。
第四,要求的隐蔽性和时效的滞后性。学校文化在育人方面是有明确目标的,但这种要求往往不是直白地呈现出来的,而是隐含在各种活动与环境中,不露痕迹地影响着师生员工,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慢慢内化,从而获得某些共同的元素。
(2)校园文化的类型
每一所学校的文化都是其独有的,都是独特的,但还是可以将它归纳为若干种类型。斯坦霍夫和欧文斯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辨别出了三种学校文化类型,并用隐喻性的语言对其进行了描述:
第一,家庭式文化。家庭式文化类学校常可用家庭或小组来比喻,校长常被描写成家长(强或弱)、养育人、朋友、兄弟姐妹或教练。在这样的学校中,相互间的关心与超越自身职责对学生尽心尽责同样重要。每个人都乐于成为大家庭的一分子,并为之尽自己的力量。
第二,机械式文化。可以把学校比喻为一架机器:加好油的机器、政治机器、忙碌的蜂房或生锈的机器。把学校比作机器纯粹是针对学校所具有的工具性意义而言的。机器的驱动力来自组织结构本身,而这类学校的社会结构组织较为严密。
第三,表演式文化。表演式文化类学校即将学校比作由深受喜爱的艺术家表演的马戏、百老汇歌舞、宴会或编排精美的芭蕾舞演出。这类学校中的教师所做的与群体有关的社会活动,与他们在家庭式文化学校中的同事所做的相同。
每种学校文化类型都各有利弊。家庭式文化充满了温情,关爱每一个成员,但组织较为松散,对质量的把控不严;机械式文化结构严密,流程清晰,但存在着将人工具化的倾向;表演式文化关注质量,教师对自身的工作富有激情,但对校长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www.xing528.com)
(1)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各主体的作用。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各方的努力,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应当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第一,学校管理者要扮演好设计师与倡导者的角色。学校管理者要认清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把建设学校文化作为自身的重要工作。要有清晰的学校文化意识,不能只满足于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执行上级的各项指令。要对学校文化建设有理性的思考,并且形成完整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设想。学校管理者要站在文化的高度来看待学校的每一项工作,要让每一个事件都体现出文化价值。
管理者要站在时代文化的前列,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与学生,让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对学校的文化发展进行设计,并把美好的学校文化发展的蓝图作为全体师生的共识,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管理者要运用准确的形势发展洞察力,正确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给学校未来的发展做好“定位”。
第二,教师应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他们要与学校管理者一起做好学校文化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又要进一步将学校所倡导的文化理念传递给学生。对于教师而言,实践学校文化理念的主要方法是在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学校文化。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想意识、情感态度等最集中、最稳定和最基本的学校活动,师生在校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些活动中度过的。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因而成为文化建设的基本活动与过程,成为教师实践学校文化理念的主阵地。教师要以课堂为载体,以学校文化理念为大背景,在此基础上教授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提升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包括自身的文化品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高度发达,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优势已逐步丧失,但对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人格修养等方面的责任却在增加。具备较高文化品位的教师,才能在非知识领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第三,学生既是学校文化的承载者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学生是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最终受益者。不论是学校的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研修文化,还是教师文化、节庆文化、社团文化,一切都是以学生为目标指向的。总而言之,学校文化最终是体现在学生身上的,学生承载着学校文化。
学生是学校文化的承载者,是一群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消极被动的学校文化的“容器”。因此,学生在接受学校文化影响时,也在主动参与甚至改造着学校的文化。在各种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体育竞赛、节庆典礼中,若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么这些活动就会失去引导和教育学生的意义。因此,学校管理者要精心设计、细致安排,教师要全力配合、热情帮助,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现。
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当体现出民主性、生成性和发展性,这就意味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听取学生的意见,反映他们的意愿,调动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采用培养、教育、转化、生成、熏陶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体验、得到感染、实现交流,从而发挥主导、渗透、示范的作用,最终通过学生主体的选择不断形成并延续学校文化中富有个性、先进的成分。学校文化不应是静态、单一的,而应是动态、开放、多元的。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包容学生文化中不易被管理者和教师所理解与认同的部分,通过扬弃与创新使学生引导正确的文化方向。
(2)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一,分段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活动。学校文化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七个阶段:①孕育。学校领导在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前人教育思想和外校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初步孕育出办学理念的轮廓。②选择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必须立足于本校的具体特点,根据自己的目的、环境要求和组成方式等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③倡导与实施。学校领导通常利用各种媒体和培训活动来倡导其办学理念,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重大事件的成功处理,促进教职员工对重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认同。④碰撞与磨合。任何一种新的办学理念与原有的学校传统都存在一个调适的问题,两者之间需要一段时间来整合。⑤逐步完善。建立必要的保障制度,促进办学理念的实施,使业已形成的组织文化走向完善。⑥定型化。在一以贯之的努力下,学校文化趋于固定。⑦新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定型化了的学校文化需要有新的发展。
第二,内化与外化学校的文化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将文化理念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各类设施都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体现设计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若这些物质因素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为。学校生活除了学校的物质环境与活动之外,还呈现于各类组织生活之中。学校的文化理念需要,可以具体化到各类组织生活之中,形成独特的教研组文化、年级组文化、班级文化。文化建设最终需要深入人的生存方式中,成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新型生存方式。这通常要与学校的整体改革融合在一起,但就学校文化建设而言,必须有意识地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
第三,提升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层次。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校长,这就要求校长必须提升自身的领导层次。有研究人员指出,校长的领导层次可以分五个等级:技术领导关心的是工作计划的制订等具体性的技术工作;人际领导注重沟通,善于鼓舞教职员工的干劲;教育领导自身的教育教学业务出色,能够对其他教师进行指导,提出建议;象征领导往往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文化领导则重视价值观的引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