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组织体系及其管理。
(1)高校组织体系。近年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断完善学校系统。按照我国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范围来划分,整个学校体系主要包括职业技术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教育学校等类型。
职业技术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以及初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职业学校、专业技术学院等。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普通高等高校专科、本科和研究生院等。成人教育学校包括广播电视高校、职工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教育(函授部、教师进修班),以及成人中专学校、成人中学、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此外,还有各种进修、培训、辅导性质的函授、面授学校。
(2)高校组织的管理。在我国教育管理发展史上,大多数学者都把对学校组织体系外部的管理称为教育行政,对学校组织内部的管理称为学校管理。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内部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在我国,不同学校组织结构类型不同,如直线型组织、职能型组织、直线—职能型组织、委员会型组织、事业部门组织以及矩阵型组织。规模较小的学校以直线型组织为主,不设置独立的职能部门,由校长直接领导全体教师;规模稍大些的学校则以职能型组织或直线—职能型组织为主,校长一方面领导各职能部门,另一方面直接领导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及其组织;规模较大的学校在组织机构的纵向和横向分化方面更为明显和复杂。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并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畅通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定期召开校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以校长为领导核心的职能管理部门,如政教处、教务处、科研室、总务处和校长办公室,执行校长的决策。各层各级部门相互协作,共同管理学校日常工作。
2.高校组织理论的演变。
(1)古典组织理论的演变。古典组织理论最基本的哲学观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把人看作经济动物,认为人的行为动机以获得经济利益为取向。对学校组织影响较大的古典组织理论即科层制理论。(www.xing528.com)
第一,科层制理论及演变。科层制模式,主要包括明确的职责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奉行理性原则、遵守规则和纪律等。一是劳动分工。在科层制模式中,工作任务根据组织目的和工作类型进行划分,职责范围十分明确。劳动分工导致专业化的产生,使员工成为每一个特定岗位上的专家。二是等级权威。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遵循等级制度原则,职权关系垂直分布,形成严密的上下级关系,每个员工都受到高一级员工的控制和监督,每个员工都拥有明确的权威与责任。三是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规定了每个职位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成员需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对待工作,从而促进组织非人格化取向的产生。这种非人格化取向旨在避免组织成员的个人观念和倾向影响组织的理性决策,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四是效率。劳动分工和专业化造就了专家,而非人格化取向的专家会依据事实在技术上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一旦作出合理的决策,权威等级体系就会保证对指令的规训化服从,并遵从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协调优良的执行系统,保证组织运行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第二,学校中的科层制理论及演变。学校中至少存在以下两类基本组织:一是负有责任制度与管理职能的科层组织,其职责包括协调与社区的关系、贯彻法律、管理内部事务、获得和分配必需资源及协调师生关系;二是专业组织,负责实际的教与学的技术过程。在学校这样的服务性组织中,专业科层冲突的最重要来源是应用科层制与专业化的社会控制系统。
(2)新古典组织理论的演变。新古典组织理论是在对早期组织理论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发展后期的系统理论及其在学校中的影响如下:
第一,协作系统理论及演变。同古典组织理论只重视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理论只重视非正式组织不同,在新古典组织理论中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普遍存在,二者统一。组织是一种协作系统,权限是正式组织中信息沟通(命令)的一种性质,是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
第二,非正式组织理论及演变。把组织看作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统一体,凸显了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地位。非正式组织是一种人际关系系统,其按照感情的逻辑关系建立的团体关系,在所有的正式组织中自发形成,并对正式组织做出反应。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非正式组织至少有三个关键作用: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一种形成凝聚力的手段;一种维护个体诚实的工具。
第三,学校中的教师团队。在学校管理上,注重教师参与学校决策,以防产生校长主观武断的作风;要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以建立专业控制的网络结构;学校应该以决策的网络化结构代替层级结构,从而扩大教师在学校中的权威;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促进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在教师发展上,建立非行政专业组织,为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创造机会;倡导教师专业自治,促进教研科研团队合作。在生活需求上,正确处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关注教师的自尊和价值需要,丰富教师集体的文化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