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转向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汽车转向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套称为转向器的齿轮组,用以完成这一运动转换。图1-30典型的转向机构剖视图特别提示: 随后描述的转向机构是安装在扇形轴上的。如果车辆配装的是动力转向系统,蜗杆轴连接随动阀。最常见的转向系是平行四联杆式。转向摇臂销是转向系中受力最沉重的万向节,它必须移动转向机构其余所有部件。左右弹簧疲劳不一致时,上下调整惰性臂以消除冲击转向。

1.转向机构

为了使车轮转动,需将转向盘的旋转运动(圆周运动)转换为转向机构的线性运动(边到边运动)。一套称为转向器的齿轮组,用以完成这一运动转换。直至现在,这种形式的转向机构常常称为“循环珠”型。

想一下螺母和螺栓,我们会很容易理解其工作原理。向右转动螺栓(相当于转向盘和转向轴),螺母沿着螺栓向上运动,向左转动螺栓,螺母沿着螺栓会向下运动,如图1-28所示。如果我们在螺母上做出一些轮齿,并与第二个齿轮啮合,通过转动螺栓我们可使第二个齿轮转动,如图1-29所示。

978-7-111-53489-1-Chapter01-29.jpg

图1-28 转向机构工作原理(1/2)

978-7-111-53489-1-Chapter01-30.jpg

图1-29 转向机构工作原理(2/2)

在实际的齿轮机构上,螺栓是转向轴,通常为蜗杆轴,如图1-30所示。它有着更大的线性空间。该轴被“穿”入一个滚动螺母。在滚动螺母内,代替螺纹的是在轴螺纹上有许多可滚动的钢珠。之所以使用钢珠是因为在两个运动副之间会产生更小的摩擦。当钢珠到达轴螺纹末端时,通过钢珠导管钢珠会返回到起始点,如此钢珠可无限制地往复滚动。由于转向轴是依靠转向盘来转动的,滚动螺母沿轴被旋上旋下。滚动螺母的一侧是齿条,齿条与扇形齿轮啮合。扇形齿轮安装在壳体内,当滚动螺母运动时,可使扇形齿轮旋转。安装在扇形齿轮基座上的是一个花键轴,称为扇形轴。转动转向盘使蜗杆同步转动,并使滚动螺母移动。齿条扇形齿轮啮合,随之转动了扇形轴。

978-7-111-53489-1-Chapter01-31.jpg

图1-30 典型的转向机构剖视图

特别提示:

∗ 随后描述的转向机构是安装在扇形轴上的。如果车辆配装的是动力转向系统,蜗杆轴连接随动阀。

2.转向机构

大多数转向机构是下面四种形式之一:

(1)交叉式 交叉式转向机构主要用于四轮驱动车桥。典型的交叉式转向机构,如图1-31所示。

978-7-111-53489-1-Chapter01-32.jpg

图1-31 典型的交叉式转向机构

(2)HALTENBERGER式 HALTENBERGER式转向机构主要用于福特的双I形梁悬架,如图1-32所示。

(3)平行四联杆式 平行四联杆式转向机构用在多数轿车和轻型货车上,如图1-33所示。

最常见的转向系是平行四联杆式。它有四个主要部件:惰性臂、转向摇臂、横拉杆球头和调整杆。其名字源于横拉杆球头,与下控制臂基本上是平行和等长的。这样避免轮胎在压缩和回弹时前束过度变化。横拉杆球头和球节一同在相似的弧线上运动,这样在运动过程中轮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978-7-111-53489-1-Chapter01-33.jpg

图1-32 典型的HALTENBERGER式转向机构

978-7-111-53489-1-Chapter01-34.jpg

图1-33 典型的平行四联杆式转向机构

(4)齿轮齿条式 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用于大多数轿车和许多轮式货车上,如图1-34所示。

978-7-111-53489-1-Chapter01-35.jpg

图1-34 典型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

3.转向摇臂

转向摇臂是受转向器控制移动的第一个部件,如图1-35所示。转向摇臂销是转向系中受力最沉重的万向节,它必须移动转向机构其余所有部件。典型的转向摇臂如图1-36所示。

将车辆停在举升机(如果需要,锁止转角盘)上,来回转动转向盘,可以很容易检查转向摇臂的情况。转向摇臂销、转向摇臂和中央连杆应是整体移动。如果发现转向摇臂移动而摇臂销不动(在相同时间相同速度下)这时就要注意观察转向摇臂销。检查摇臂销、转向摇臂与中央连杆是否成一体?在很多配件目录中会列出“非”用于转向摇臂,这表明转向摇臂销与中央连杆是作为一体销售的,而不是与转向摇臂一体销售的。

4.惰性臂

与转向摇臂相配合的部件是惰性臂,如图1-37所示。它们两个一同保持中央连接杆处在正确的水平面上。惰性臂可能采用橡胶衬套、带有尼龙衬套的承重臂和螺纹钢衬套三种基本设计之一。无论怎样设计,惰性臂不准上下移动,否则中央连接杆会失去水平面位置,可能引起“冲击转向”现象。惰性臂允许移动是以前的说法。有些通用汽车维修手册规定:用25lbf(111N)的力撞击惰性臂在中央连接杆上的连接点,惰性臂上下移动不应超过1/8in(3.175mm),如图1-38所示。后来的通用“F”底盘产品(Camaro和Firebird),将惰性臂安装到车架长孔上。左右弹簧疲劳不一致时,上下调整惰性臂以消除冲击转向。惰性臂轴衬的形式,如图1-39和图1-40所示。

978-7-111-53489-1-Chapter01-36.jpg

图1-35 车上的转向摇臂

978-7-111-53489-1-Chapter01-37.jpg

图1-36 典型的转向摇臂

978-7-111-53489-1-Chapter01-38.jpg

图1-37 车上的惰性臂

978-7-111-53489-1-Chapter01-39.jpg

图1-38 惰性臂轴衬总成检测

978-7-111-53489-1-Chapter01-40.jpg

图1-39 惰性臂的橡胶式轴衬

978-7-111-53489-1-Chapter01-41.jpg

图1-40 惰性臂的金属丝式轴衬

特别提示:

∗ 如果惰性臂过度松旷或磨损,车辆在运行时会引起前束改变。

5.中央连接杆

中央连接杆是一个置于转向摇臂和惰性臂之间的杆件(图1-41),与横拉杆球头相连,它是用于连接轮胎到转向器的。设计上中央连接杆在水平面上运动,其拉动一侧横拉杆球头运动时,同时推动另一侧横拉杆球头使轮胎转向。在中央连接杆每端都有一个孔或销,以连接惰性轮和转向摇臂。在大约1/4处的两个孔与横拉杆球头相连。通用“F”底盘轿车(Camaro和Firebird)在中央连接杆每端有一机械式无偏差灵敏点,这是两个测量点以消除中央连接杆是否水平。如果不水平,将惰性臂上下稍做调整,将两个点的误差控制在4.23mm以内。

978-7-111-53489-1-Chapter01-42.jpg

图1-41 典型的中央连接杆

6.横拉杆球头

横拉杆球头更像小型球式万向节,它们只允许在圆周上运动,不能横向运动。在车的两侧各有一个横拉杆,每个横拉杆两端各有一个球头,如图1-42所示。横拉杆安置在与下控制臂行程匹配的位置,当悬架振动回弹过程中可弱化车轮向内向外的摆动,即前束变化。(www.xing528.com)

978-7-111-53489-1-Chapter01-43.jpg

图1-42 车上的横拉杆球头

内侧横拉杆球头与中央连接杆相连,可使车轮在中央连接杆连接处上下运动;外侧横拉杆球头连接到转向臂上,转向臂连接到转向节或转向节铸件上。这样可使轮胎从正直位置转向(左转或右转)。两个横拉杆球头以调整杆连接,调整杆有螺纹套管,转动调整杆可使两个横拉杆内收或外放,这样轮胎将向内或向外移动。

首先拧紧横拉杆调整杆夹紧箍,确定横拉杆位置以使球头螺栓处在横拉杆球头壳的中心,如图1-43所示。

确定夹紧箍位置,夹紧箍开口与横拉杆调整杆开口不超过45°,这样可以将调整杆上的力分布得更均匀。不要将调整杆的开口和夹箍的开口对齐,如图1-43所示。

如同检测转向摇臂一样,最容易和更精确的检测横拉杆基孔的方法是用千斤顶升起车轮,来回转动转向盘,检查球头螺栓的旷量。

特别提示:

∗ 如果球头螺栓有旷量,当车辆行驶在路面上时,则前束角会变化,引起轮胎过度磨损。

978-7-111-53489-1-Chapter01-44.jpg

图1-43 横拉杆球头定位

7.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

此前,我们讨论了平行四联杆式转向机构,如图1-44所示。如今它已被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图1-45)所取代,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更简单,是平行四联杆式转向机构的改进设计。请注意观察,二者有何区别?

对于平行四联杆式系统,连接左侧和右侧于一体的部件是中央连接杆。中央连接杆也用在齿轮齿条式机构中,但杆的一侧有轮齿,成为齿条。中央连接杆是以惰性臂和转向摇臂保持其处在适当的水平面上。齿条是以齿条壳保持其处在适当的水平面上。

978-7-111-53489-1-Chapter01-45.jpg

图1-44 典型的平行四联杆转向机构

978-7-111-53489-1-Chapter01-46.jpg

图1-45 典型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

中央连接杆通常以横拉杆球头将车轮连接到转向系统上。而齿条式则不同,它是用一个非常类似于平行四联杆机构的外横拉杆球头连接。内侧横拉杆球头已改进,以便横拉杆球头螺栓伸出更长,接头以螺纹与齿条一端连接。

如果仔细观察已安装好的齿轮齿条式机构,你会注意到内侧接头总成与外侧横拉杆处在一个平面上,基本与下控制臂平行,恰似平行四边联杆系统。因此,正确安装齿条和齿轮很重要。如果安装轴衬和/或齿带变形/弯曲,齿条壳体不能保持正确位置,形成“冲击转向”条件,在碰到路上的障碍物时,车辆会摆动和摇晃。

齿轮齿条系统中的重要部件齿轮取代了传统的转向齿轮箱。转向柱经过弹性联结器与输入轴相连。如果车辆安装的是手动转向,输入轴与齿轮(与齿条上的齿相啮合)结为一体,如图1-46所示。如果车辆安装助力转向系统,齿轮组件有些不同。轴与齿轮不是简单的一体,而是一个三件套总成,如图1-47所示。再通过弹性联结器,转向柱连接到输入轴上。该轴有一个装有节流器的机制中心区。这些节流器叫作“窗”,相应的机件表面叫作“门”。花键轴是中空的,在顶部有一止动销安装孔。

978-7-111-53489-1-Chapter01-47.jpg

图1-46 齿轮齿条工作原理

978-7-111-53489-1-Chapter01-48.jpg

图1-47 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工作状态

在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总成中的齿轮组件一端连有一长而细的杆,为扭力杆。扭力杆穿过整个空心输入轴,在顶部用销锁住。输入轴花键底座与齿轮组件内的花键区啮合。在该花键区有很大“溢流”量或空转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助力系统有故障时,便于客户控制车辆。转动转向盘时,花键联接器的空转区继续工作。消除空转区后,齿轮组件与齿条的齿啮合。这时,扭力杆开始扭转。

随动阀环绕在输入轴的中心区,并连接齿轮组件,如图1-48所示。随动阀内部有与输入轴对应的机制“门”和“窗”。随动阀正好定位便于随动阀门盖住输入轴直径周缘的输入轴窗。当扭力杆被扭曲,输入轴有些微小移动时,窗和门不能对准,则油液流动路径建立。

如图1-49所示,动力转向油来自油泵,并流入随动阀所在的齿条壳体内。在随动阀外部的中心区处有几个大孔。向随动阀内部看去,可发现大孔通向窗口。在相应的输入轴门孔处也有一个大孔。不转动转向盘时,由于转向盘没有压力,随动阀以输入轴来定位,可使油液流入并循环回到油泵中。

在随动阀外部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两个孔相差45°。这些孔通向随动阀的门。转动转向盘,扭力杆被扭转,随动阀门孔部分与输入轴门孔对接。动力转向液压入小孔,并从管道排出。

带有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活塞与齿条连接。密封件压在齿条壳上,将壳体分成两部分。当油液从随动阀直接流出后,进入两管之一。这些管子安装在活塞一侧的齿条壳上。如果油液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活塞右侧,油液将冲击活塞。由于活塞连接在齿条上,齿条向左移动,又由于转向横拉杆球头连接在齿条上,它们也被推向左侧。如果齿条齿轮安装在前桥后面(后转向),当齿条向左移动,轮胎将被转到右侧。如果齿条安装在前桥前面(前转向),轮胎将转向左侧。

978-7-111-53489-1-Chapter01-49.jpg

图1-48 随动阀工作原理

978-7-111-53489-1-Chapter01-50.jpg

图1-49 动力转向机构工作原理

在齿轮壳的两端安装有密封件,以保持油液在压力室内,也是为防止脏东西进入,而污染齿条和/或压力室。如果这些油封损坏,压力油可能会渗漏,流入防护箱护罩,浸透内接头总成。挤压防护箱时,可感觉到内部的油液。如果问题不处置,防护箱将充满油液并破裂。

防护箱之间由呼吸管相连。该管用于补偿转向时防护箱内的空气压力。当车辆左右转向时,进入防护箱内的油液将被泵入另一防护箱内。在破裂之前,防护箱能保持约12.7kg的油液。

特别提示:

∗ 如果有用户报修时说必须向储油罐中加注油液,并且没渗漏迹象,最好就是检查这些防护箱。

用户的另一个共性问题是必须用力转向。用力转向问题可能有两种情况:

1)经常出现和只在开车行驶头1h内发生。

用户抱怨经常发生转向沉重,应检查动力转向油液位、动力转向泵传动带和动力转向油泵,如果这些部件没有发现问题,很有可能故障区是在齿条齿轮机构内部的压力室。行驶数千公里后,坚硬的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充满动力活塞周围,在活塞另一侧在气室壁上磨损出一个桶形区。当油液从随动阀进入活塞室,原本该推动活塞的,然而却出现了有些油液流过活塞周围的情况,如图1-50所示。结果活塞两端均有压力油,导致转向沉重情况。

978-7-111-53489-1-Chapter01-51.jpg

图1-50 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内部油液有泄漏

特别提示:

∗ 这一问题不能以简单修复齿轮齿条机构来解决,而是要更换整个总成。

2)转向沉重可能会持续数分钟到1h,或更长时间,而后又恢复正常转向。

通常是用户抱怨在起动发动机后,向一侧转向或转向另一侧时方向沉重。这一问题原因是随动阀油封漏油。理论上讲,随动阀油封应该被紧压在壳孔内,此时随动阀自身旋转。

特别提示:

∗ 事实上,这一情况不会总发生。

一般情况下,壳体材料是铝,随动阀材料是铁,而密封件材料是聚四氟乙烯和玻璃纤维,它们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这将导致受热后铝合金壳比油封直径变得更大。当随动阀转动时,油封也可自由转动,这样,油封会慢慢破坏铝合金孔,使光滑的孔表面变得不平整。由于车辆头一天晚上停车冷却,所有部件恢复成原尺寸。这使随动阀与壳孔之间形成一个缝隙。当车辆起动、转向盘转动时,本该进入压力室的油液只在随动阀壳内部流动,导致很少或没有助力传递至齿条壳内的动力活塞,如图1-51所示。然而,随着油液加热和环境温度升高,油封慢慢膨胀,开始压迫壳孔,恢复助力。配件厂商正在这些壳孔中安装钢套,以消除油封腐蚀。

978-7-111-53489-1-Chapter01-52.jpg

图1-51 随动阀内部泄漏引起转向沉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