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文资料整编发展历程

水文资料整编发展历程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4年,水利部颁发《水文年鉴审编刊印暂行规范》。水文年鉴逐年刊布,它提供当年有普遍使用价值的基本水文资料,这些资料是实测的而且经过整理和审查汇编等加工过程,然后用统一的、科学的形式刊布出来。全国水文年鉴统一编排卷册,卷册的划分以流域水系为主要依据,适当考虑省区汇刊和使用资料的方便。该系统功能较为全面、界面友好,较好地满足了当前水文资料整编生产应用的需要。

水文资料整编发展历程

民国时期的水文资料编印多系实测记录,少数虽编为年统计格式,也只是由实测且断断续续的资料表面统计的特征值,未经系统的整理和合理性鉴别,刊布的形式和规格也不统一,内容为逐年(或多年)水位和雨量资料的月年特征值统计表等。

1949年以后,对此前的历史资料和1950—1955年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编刊印,项目有水位、流量、含沙量、降水量蒸发量5项。1956年,水利部颁布了具有规范性的《水文资料审编刊印须知》,以后陆续增加泥沙颗粒级配、水温、水化学、地下水等项目,采用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形式整编刊印。1964年,水利部颁发《水文年鉴审编刊印暂行规范》。

水文年鉴逐年刊布,它提供当年有普遍使用价值的基本水文资料,这些资料是实测的而且经过整理和审查汇编等加工过程,然后用统一的、科学的形式刊布出来。全国水文年鉴统一编排卷册,卷册的划分以流域水系为主要依据,适当考虑省区汇刊和使用资料的方便。我国按流域或地区分为十个区域,每个区域的水文年鉴为一卷,自北向南、自东而西编排卷号;每个区域再按水系划分为一些小的区域,每个小的区域的水文年鉴为一册,自上游向下游编排册号。全国共10卷,75册。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水文资料整编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计算、摘录、绘制图表和确定水位-流量关系线。从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用ALGOL-60语言开始尝试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整编。到80年代中后期,在计算机应用FORTRAN语言编程,全国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整编软件,主要有降水、水位、泥沙、蒸发、流量等要素整编软件,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但由于中国大多数河流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复杂,均需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处理,导致流量整编工作复杂,采用的定线方法较多,实现计算机整编难度很大。一般是人工定线后,把相关过程和关系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后,进行整编。(www.xing528.com)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微机普及应用,在DOS系统下,应用BASIC语言,开发了第二代整编程序。2000年左右,长江水利委员会、安徽、辽宁、山东等流域、省水文局组织技术人员开发在Windows系统下应用VB和VC第三代整编软件,并取得成功。2002年后,水利部水文局结合水文年鉴复刊和贯彻新的整编规范需要,分别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牵头组织开发适合南方片、北方片资料整编需要的统一的整汇编软件。目前整汇编软件已处于应用阶段,其主要功能有:GIS平台功能、系统管理功能、水文资料整编功能、图形处理功能、汇编功能、图形分析及特征值统计功能。同时系统还提供了水位、流量、输沙率、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降水量等要素生成各站特征值统计对照表格,便于用户对某区域各站水文特征值进行分析。该系统功能较为全面、界面友好,较好地满足了当前水文资料整编生产应用的需要。

现在,水利部水文局正在整合南方片和北方片程序,使其成为全国通用的整编系统,并将具有网络在线整编、存储和传输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