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北宋朝廷对侬智高的军力极为震惊,派出宋朝最强悍的将领和军队南下平叛,任命枢密院副使狄青为征南节度使,统领二十万大军(包括一支骁勇的西夏吐蕃骑兵),日夜兼程南下平叛,宋军的先锋即赫赫有名的杨家将杨文广。侬军在广东虽攻陷若干城池,但因战线过长决定返回邕州再图发展,回师途中侬军兵锋仍然强劲,一路攻破桂州、柳州,攻打宜州,此时朝廷征南大军开到,先锋杨文广率兵在桂州附近与侬军正面相遇,战斗十分激烈,结果宋军受创,杨文广被困,后得脱。
侬智高班师回到邕州时兵力仍盛,知州宋克隆闻风弃城而逃,侬军占领邕州,为此侬智高在邕州题写了一副对联:“帝业未成人已老;王封申锡国同休。”再次占据邕州后,侬军与朝廷的征讨大军陷入数月的相持阶段。在此期间,侬智高做了多手准备,一方面日夜伐木制造战船,扬言要进攻广州。另一方面广泛联络其他部族头领,亲自写信给实力强大、地理条件优越的结洞酋长黄守陵希望结盟,陈述自己“长驱至广州,所向皆捷”,“中国名将如张忠、蒋偕辈,皆望风授首”,提出了若能战胜宋军即“长驱以取荆湖、江南”的战略计划,并以赠予邕州换取黄的支持,希望一旦战败可以寓居结洞,“休息士卒,从特磨洞(今云南广南、富宁一带)借马教习骑战,候其可用,更图后举”。黄守陵对此十分赞赏,支援侬智高部军粮。侬智高还用厚赠、联姻等办法,同“西接大理、地多善马”的特磨寨酋长侬夏卿建立联系,并在该处修筑军事工事,以备一旦战败退守。但是随同狄青征伐的粤籍大臣余靖也同时加紧策反侬智高准备结盟的各部族领袖,使侬智高的结盟计划受到很大影响。
狄青筛选精锐部队南下,同孙沔、余靖所部会合后大军三万多人,从桂州开往宾州驻扎。接着狄青始行疑兵之计,先是按兵不动,以“休军”为名下令调集十天军粮,侬智高得报信以为真,懈怠不备。狄青却于次日下令三军急速行进,来到天险昆仑关(今邕宾公路邕宁、宾阳交界处)下,派军候传令全军过关后宴请全军,然后顶风冒雨夜渡天险,在归仁铺(今邕宾公路二、三塘之间)摆下与侬智高决战的阵势。
宋皇佑五年正月戊午(1053年2月8日),侬智高亲督全军排成三列锐阵,他们手执大盾标枪身穿绛衣,望之如火。双方厮杀得十分激烈。侬军杀死狄青大军先锋王简子,一度使狄青中军震动,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宋军占了优势。侬军被斩首二千二百级,将领官员死者五十七人,还有五百余人被俘,侬智高兵败逃亡。次日黎明狄青攻入邕州,砍下黄师宓等侬军首领的头颅,悬于州城,并把五千三百四十一具尸体筑京观于邕城北隅,狄青为之写了《京观志》。此一战之后,侬智高全军溃散,侬氏族人被迫改为农氏,部分改为赵氏或其他姓氏,溃散后的侬族子弟及侬军将士散居于桂西、滇南、安南一带,很多人迁居暹罗、老挝等地。(www.xing528.com)
归仁铺战败后,侬智高即携其母、弟、妻、子及残兵落脚特磨寨,智高母阿侬到特磨寨后,在侬夏卿协助之下,收集余部三千多人,习骑练战,企图再同宋朝作战。新任的邕州知州肖注率师征讨,抓获侬智高一员部将,亲自策反获悉了侬智高隐蔽的详情,依附侬智高的西山六十族族人也被余靖派去的杨元卿离间。侬智高于是留下母亲及兄弟儿子,自带五百人和妻子儿子奔大理国,欲借兵反攻。他走后,余靖发兵奇袭特磨寨,抓获其母、弟、子。其时阿侬年六旬有余,侬智高之弟侬智光二十八岁,长子侬继封十四岁,另一儿子侬继明八岁。
抓到阿侬等人后,余靖欲处以酷刑,烹杀解恨,然而广西转运司怀疑余靖妄执当地土著冒充领赏,于是余靖改变主意,上奏请将阿侬等解往京师囚禁,待擒获侬智高后,再辨其母等真伪。宋廷批准了这个奏请,宋仁宗至和初年侬智高的母亲、兄弟、儿子被押往北宋京城。然而几个月后侬智高死于大理国,有说被大理国出卖杀死的,也有说被邕州知州肖注派去的刺客刺杀的。侬智高最终死于大理,时年30岁。侬智高既已见诛,以其母、弟、子诱降的对象不复存在,宋廷乃于至和二年六月乙巳(1055年7月15日)将他们处死。侬智高事件在当时是震动朝野的大事件,宋人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曾巩的《隆平集》、苏辙的《龙川别志》,明人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王守仁的《泗城土府世系考》,清人毕沅的《续资治通鉴》都记录了整个过程。
在侬智高的势力遭到交趾国和宋朝先后打击覆灭后,宋朝与交趾国的关系反而紧张起来,十六年后的1071年交趾国大举进犯广西,屠城邕州。元丰二年(1079年),宋神宗以“荒远”、“瘴疠”为由,将广源州赐予交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